去年某衛視春晚中,小品《瘋狂炒作團》引人關注,該作品以諷刺的形式將“炒作”以娛樂的形式帶入公眾視野,引起不小反響。有業內專家稱,炒作嚴格説應該算是企業公關的一個分流,甚至是公關的某種變態。近幾年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網絡炒作現象日益突出,且愈演愈烈。
【媒體看法】:
人民網曾發表文章指出,網絡炒作,正是在網絡媒體迅猛發展的態勢下出現的。浮躁的社會風氣為網絡炒作提供了社會心理依據。而在社會轉型期,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變異。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世俗化與功利化是網絡炒作的社會本質原因。社會心態普遍變得金錢至上,一個個都想不擇手段地賺錢,而網絡炒作便成了一種捷徑和工具。
與此同時,海量信息時代,許多企業患上了注意力焦慮症。在傳統媒體上做廣告,不見得有多少消費者會注意,效果很不理想,網絡炒作則是低成本、高收益的傳播途徑。商業利益的推動為網絡炒作提供了催化劑。
文章同時指出,在眼球經濟時代,所有東西都可能成為炒作的對象,並且極易演變為不惜損人利己(甚至害己)的炒作,毫不節制地炒作,為了炒作而炒作。網絡炒作的氾濫趨勢讓人感到遺憾和悲哀,必然會導致許多負面影響。包括輿論導向錯誤、社會誠信度下降、引起道德水準下滑等。
文章強調,網絡本是一個自由的“公共平臺”,而隨著網絡炒作的盛行,日趨演變成為道德感低下,沒有真實感可言,人人在上面吐痰,污濁不堪的“垃圾場”。為此,網絡參與者有必要少一些唾罵,多一些思索。
總之,網絡炒作體現了社會轉型期某些網民和商家想要一夜成名的心理,可能會惡炒成風,使得網絡文化日趨商品化。應警惕網絡媒體成為某些個人、企業、商家、網站、網絡推手、別有用心者的炒作工具,故意製造混亂誤導網民,偏離正義和公正,走向低俗化。
【專家觀點】:
知名網絡推廣策劃師王天星表示,如今的網絡炒作逐漸成為網絡營銷的代名詞,“其實不然,網絡營銷和網絡炒作決不能劃等號。”
王天星指出,網絡不是菜市場,網絡炒作也要遵守基本的道德底限,不是想炒就炒想怎麼炒就怎麼炒。它只是單方面的網絡營銷的其中一種,它不能持續穩定的發展,很可能曇花一現就消失殆盡。網絡營銷是一個將盡可能利用的資源進行整合的營銷新理念,公關、口碑、互動、創意和危機應變能力缺一不可,因此網絡營銷必須正規化和系統化發展。
著名媒體評論員易艷剛曾發表文章指出,對網絡炒作的適當規範很必要,但不宜“過敏”,否則有可能讓網絡失去應有的生氣,變得死氣沉沉。
易艷剛表示,互聯網作為一種仍在發展中的參與性最強的大眾表達方式,它應該受到更大的鼓勵,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不是與此相反。因此,互聯網的問題不在於是否規範,而在於怎樣規範。規範網絡炒作,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什麼是“炒作”,以及炒作是否損害了公共利益。
如果炒作的目的是塑造某個網絡紅人或者吸引大家關注,相信網絡自身的制衡與糾偏機制足以讓網民認清炒作者的“廬山真面目”。從以往的案例來看,無論是“芙蓉姐姐”“鳳姐”還是“奧巴馬女郎”,他們在借助網絡進行炒作的過程中,對於普通網民的直接傷害微乎其微,網民們一般也能在第一時間認清其中的炒作痕跡。上這一類炒作本身就缺乏持久的生命力,炒作出來的泡沫很快就會被刺破。
如果炒作是某些人試圖以不實的信息、聳人聽聞的言論擾亂輿論,損害公共利益,達到牟利的目的,這種行為就需要有關部門及時介入。比如,一些為了炒作農産品價格,借助網絡平臺散佈虛假信息,擾亂正常的供需平衡,這時候就需要權威部門及時澄清和引導輿論,避免公眾利益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責任。
總之,面對紛繁複雜的網絡現象,干預應以是否違法違規,是否損害公共利益為嚴格界線。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或一些部門,僅憑藉自己的好惡或者僅站在部門的利益立場上隨意封帖刪帖,鉗制民眾呼聲,就很不正常。
易艷剛指出,針對這個別樣的市場,應該結合我們的現實國情,在互聯網的無序和規範之間尋找一種微妙的平衡,或許才是我們應對網絡炒作以及網絡表達的理性態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