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文化部部長蔡武:深圳文博會實現兩個效益雙豐收

發佈時間: 2012年05月18日 10: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5月18日至21日在深圳舉辦。作為由文化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深圳文博會已經發展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綜合性和專業化文化産業展會,成長為促進和帶動中國文化産業發展、推動中國文化産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

  近日,本報記者就深圳文博會的舉辦、發展以及文化産業有關政策等問題採訪了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博會組委會主任、文化部部長蔡武。

  記者:作為當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性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深圳文博會已成功舉辦七屆,請問第八屆深圳文博會較之以往各屆有哪些亮點和特色?

  蔡武:今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文化改革發展步伐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推動其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關鍵一年。深圳文博會作為當前我國專業化突出、市場化顯著、國際化鮮明的品牌性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拉動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和推動我國文化産品出口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把深圳文博會辦成國際知名品牌”的指示,第八屆深圳文博會舉辦的目標使命更明確,成果展示更集中,將全面展示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國內外參展商參展陣容更壯大、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旅遊融合創新的産業新業態、新成果將得到展示。此外,深圳文博會的融資交易功能也有所增強,將進一步打造金融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堅實平臺。

  記者:本屆深圳文博會國內外招商招展情況如何?將在服務海內外客商方面推出哪些優質特色服務?

  蔡武:第八屆深圳文博會海內外客商的參展規模進一步擴大。據統計,本屆文博會主展館展商數量達1928家,其中龍頭企業參展比例達61%,比上屆提升了5%;核心層參展率達94%,比上屆提升了2%.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組團參展,再次實現政府組團“滿堂紅”,並有來自95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多名海外採購商參會。

  辦好文化産業展會,做好服務是關鍵。實際上,深圳文博會展會服務工作的理念、機制和模式是在長期的辦會實踐中總結形成的,也逐漸得到了業界和海內外客商的認可。第八屆深圳文博會按照國際展會專業服務標準,進一步健全了服務體系,從展示和交易平臺搭建、配套活動組織、展會準入管理、館內導視搭建、商旅服務規範、跟蹤配套服務、觀眾組織等各方面做好專業策劃和服務,重點從進一步完善導示系統,完善“文博會質量體系”,完善參展商、採購商的數據庫建設以及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等幾個方面,為海內外客商提供優質參展服務。

  記者:本屆文博會上,由文化部以及各地文化部門主辦的特色活動有哪些?是否會有重要政策信息發佈?

  蔡武:每年的深圳文博會,各級文化部門都積極主動地為本地文化企業及産業項目參會和推介創造條件,成為促成企業間對接、項目間合作的可靠組織保障。本屆深圳文博會上,文化部將繼續設立“中國原創動漫推廣計劃”展區,推廣和展示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優秀原創動漫作品和動漫産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同時還將舉辦《中國文化産業2012投融資項目手冊》發佈會暨重點項目招商推介及合作簽約儀式,促進文化産業項目與資本的充分對接。北京、河北、湖南、安徽、海南等地文化部門將組織文化産業宣傳推介會和項目簽約活動。此外,劇目展演、美術作品展覽、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展示、藝術品鑒賞、中外文化創意産業合作研討會等幾十場特色活動也將異彩紛呈。

  記者:交易額是衡量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舉辦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深圳文博會自第六屆開始交易額已突破千億元大關,請問本屆文博會的交易額是否會有新的突破?

  蔡武:確實如此,深圳文博會自舉辦以來交易額年年都有提高,保持著很好的增長勢頭,也成為文博會舉辦水平和知名度提高的重要標誌。據組委會預計,本屆深圳文博會的成交額有望達到1400億元、文化産品出口額有望達到135億元。第八屆深圳文博會面向全國共徵集到3300多個文化産業投融資項目,較之歷屆涉及的領域更廣、層次更多樣化,覆蓋國內絕大部分省區市,內容涵蓋影視音像、傳媒出版、娛樂演藝、網絡文化、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文化旅遊、工藝美術、文化用品等12個文化産業行業門類。

  記者:深圳文博會已成為展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成果,促進海內外文化産業界交流、交易、合作的窗口和舞臺,如何評價其在當前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方式轉變背景下,對於推動文化産品走出去、壯大我國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蔡武:作為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的展會,深圳文博會幾年來有效地發揮了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的功能,有力提升了中國文化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滲透力,升級了我國文化産業的表達形式和生命力。經過8年的培育發展,深圳文博會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不斷增強,參展規模持續擴大,國內外參展商雲集,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産業領域規格高、規模大、極具實效和影響力的展會,成為聚焦和展示中華文化核心競爭力的窗口,成為促進和帶動中國文化産業發展、推動中國文化産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越來越多的民族龍頭文化企業可以與國際知名文化企業同臺洽談合作,越來越多的我國優秀文化産品以深圳文博會為媒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其本身承載的中國文化也愈來愈受到海外民眾的了解和歡迎。

  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本屆深圳文博會的重要內容。據了解,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將在本屆深圳文博會上授牌,這一舉措透露出文化産業發展的什麼信號?

  蔡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將“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列為文化産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提出要“依託國家高新技術園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建立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此次中宣部、科技部聯合認定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是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以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並在文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文化産業與高新技術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呈現融合式跨越發展是大勢所趨。仔細分析國內外文化産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可以看出文化産業發展與科技融合的廣度和深度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文化部將進一步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加快新技術的運用和高科技文化産品的開發,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文化技術創新體系。目前,文化部、科技部已經建立合作會商制度,將積極拓展科技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形式和範圍,大大豐富文化的內容和業態。文化部將進一步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推動文化科技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為文化企業技術、服務和內容創新營造有利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同時,將大力扶持文化與科技融合骨幹企業發展,特別是科技型中央文化企業和若干地方文化科技企業發展,引導其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培育新興文化業態等方面承擔重要使命,堅持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發展方向,大力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努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記者:文化部等九部委《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産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已經出臺兩年多,打造文化産業投融資服務平臺也是深圳文博會的一大重要職能。請您介紹一下目前文化部在推進金融支持文化産業發展方面的工作情況?

  蔡武:自文化部等九部委《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産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出臺以來,文化部與各有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保持聯絡溝通,積極推進金融支持文化産業發展,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部行合作機制,搭建企業與銀行機構之間的公共服務渠道,引導銀行類金融機構積極開拓文化産業市場。截至2011年末,僅在文化部與各家銀行的部行合作機制框架下,已有68個重點文化産業項目獲得總計188.91億元銀行貸款支持。

  二是啟動文化企業直接融資工作。引導文化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建立文化企業上市輔導培育機制。截至2011年6月,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的文化企業已達50余家,涉及演藝、文化旅遊、動漫遊戲、影視製作發行等領域,文化産業板塊逐漸形成。開展文化企業債券融資試點工作,截至2012年2月末,文化企業債券融資規模達到379.94億元。

  三是引導各類型社會資本積極投入文化産業,發揮直接融資對拓寬文化企業融資渠道的積極作用。截至2011年末,各類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已達111家,規模達到1330億元。

  此外,文化部還聯合保監會啟動了保險業支持文化産業工作,探索建立文化産業投融資風險分擔機制。

  記者: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被寫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在《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産業倍增計劃》中,深圳文博會也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文化産業行業展會之一。那麼,深圳文博會在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實現“十二五”末全國文化産業增加值倍增目標中應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蔡武:文化産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不僅是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是國民經濟中具有先導性、戰略性和支柱性的新興朝陽産業,也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載體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人民群眾文化消費日趨活躍,社會力量投資文化産業熱情進一步高漲,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遠高於同期GDP增速。在準確分析和把握文化産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基礎上,文化部先期進行了廣泛調研論證,並認真聽取文化系統、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意見,經過準確科學測算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産業倍增計劃》。其中提出:“十二五”期間,由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高於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實現倍增。這一目標的提出準確客觀、講求實效,既符合産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也體現了各地文化産業發展的現實需求,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是有把握實現的。

  作為集展覽交易、項目推介、洽談合作、信息發佈等功能于一身的綜合性平臺,深圳文博會在全面展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最新成果、通過平臺搭建為國內外客商提供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商機方面作用顯著,特別是將我國“東、中、西”不同區域間具有各自特色優勢、處於不同發展層次的産業企業和項目吸引匯聚到一起,對於全國文化産業界的交流互鑒、合作共贏的作用巨大,這有利於構建文化産業優勢互補的區域差異化發展格局。此外,深圳文博會也是倍增計劃中列明的重點發展的一個文化産業展會,相信其在今後自身得到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同時,能夠為實現“十二五”時期文化産業倍增計劃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可以説,深圳文博會自舉辦以來年年有特色、屆屆有提高,其成功舉辦的哪些做法和經驗值得國內同類展會學習借鑒?下一步文化部在規範引導文化産業展會健康有序發展方面有何思路和舉措?

  蔡武:在中宣部的統一協調下,在各主辦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文博會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文化産業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展會,也是我國唯一獲得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的綜合性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深圳文博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並完善了“政府辦會、企業辦展、以展興會”的辦展模式,成立了專門的文博會公司具體負責展會的運營,而政府主要負責相關統籌協調工作。市場化的運營,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精品化的辦展思路,不斷創新的辦展機制,為文博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8年來,深圳文博會在招商招展、配套活動、展會服務等各方面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其開創的文化産業成果展示和交易模式值得借鑒,希望有更多像深圳文博會一樣規範舉辦、取得良好實效的文化産業展會涌現出來,為帶動全國文化産業發展發揮助推作用。

  文化會展業除了作為一個文化産業門類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外,很大程度上擔負了活躍市場,搭建展示、交易和融資平臺,優化文化産業結構等服務作用。文化部將繼續按照科學佈局、合理分工、提升內容、突出特色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會展運作模式,切實提升文化會展的交易功能和作用,促進文化會展與旅遊、城市建設、商貿合作的融合。建立健全展會評估機制,完善會展評估和反饋體系,進一步規範文化産業類展會的發展。

  記者:本屆文博會在促進文化産業産品服務展示交易的同時,也推動了諸如非遺項目等我國一大批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保護,與客觀的經濟效益相比,深圳文博會産生的社會效益是不是更可貴?

  蔡武:深入領會和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我們必須認識到,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不動搖,在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雙輪驅動、兩翼齊飛的思路下,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産業,實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考慮到文化的産品和服務具有雙重屬性,特別是具有的引導人民、教育社會等的屬性和功能,發展文化産業必須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毫不動搖地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際上這也是發展文化産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深圳文博會成交額從首屆356.9億元躍升至第七屆的1246億元,累計總額超過5000億元,我國文化産品出口額度也逐年攀升,從數字本身來看取得了客觀的經濟效益。更令人欣喜的是,深圳文博會上我們全國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發揮自身職能,為文化企業和文化産業界人士參展提供服務和便利,與此同時,文化界人士也積極行動起來,組織參與了劇目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研討等各種形式不一、內容豐富的活動,這一方面所體現的社會效益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記者 王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