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3日 14: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
2009年1月14日,由全國“榜樣公益”系列活動組委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公益時報》社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公益新聞年會在京舉行。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等領導出席會議。在會上頒發了“2008中國年度傳媒公益推動力大獎”,同時舉辦了“中國公益事業發展與媒體責任高峰論壇”和發佈了中國年度十大公益新聞事件。
以下是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在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下午好!
作為中國公益新聞年會的發起人之一,我首先要感謝本次活動主辦方“榜樣公益”系列活動組委會的5個指導部委的領導和18家組成單位的代表,感謝聯合主辦方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和騰訊網的支持,以及很多支持我們的社會各界朋友!
我們大家都知道,推動社會發展和進化的有三重力量:一是政府的自主改良,二是公眾批判和輿論監督,三是社會組織或者叫基金會的推動,也就是公益事業。
今日之中國,政府的自主改良從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完整的脈絡圖,因經濟改革而到社會領域的改革正在不斷推進,最近,我們可以看到,民政部成立跟慈善相關的司局,民間組織的管理加強了執法監察的職能,胡錦濤總書記出席了中華慈善大會併發表了慈善方面的重要講話,種種跡象已經表明,政府對於社會領域發展的關注已經提到了新的議事日程,制度性的安排正在不斷推出。
而所謂的公眾批判和輿論監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傳媒行業的發展,我們從之前單一紙媒到如今的電視、網絡、廣播、紙媒的全面發展,對社會批評的不斷提高,除了體現民眾意願的提倡性報道外,輿論監督也越來越受到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重視。
公益事業的發展更是如火如荼,從之前的“政府辦社會”,到如今將近40萬家社會組織的註冊登記,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非公募基金會的迅猛發展。從2004年第一個國家級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成立,現如今已經數百家非公募基金會登記,甚至出現多個億元基金會,這一切,都在用第三種視野見證和推動著中華文明的不斷進步。
今天,我們會議的主題是公益事業與媒體責任,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命題。儘管我們看到中國社會發展迅猛的潮流不可逆轉,但是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價值多元,觀念紛繁,尤其對剛剛起步的中國公益事業來説,如何引導公眾加深認識,媒體正在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使命與責任。
在工作中,我們可能都熟悉這麼兩個話題。一個是,2004年一位公益領域的前輩做客媒體時,曾説出“中華慈善總會所獲捐贈70%都是來自國外和港臺,國內富豪的捐贈僅佔15%還不到”的話。隨即該媒體卻以“我國慈善事業10年:僅有15%捐贈來自大陸富豪”為題發表了新聞會客紀錄。之後,各大媒體、網站悉數轉載,對國內慈善事業的質疑聲音從四面八方飛來。還有一個是,一個媒體援引一位公益事業從業者的話,宣稱在過去十年,中國人均捐贈不足1.7元,該信息至今在網絡上面廣為傳播,很多媒體還在使用。
時至今日,“慈善捐贈大都來自海外、中國人均捐贈不足一元”的觀點還在不停傳播。
事實上,如果我們稍加分析就可以發現,從整體捐贈狀況來看,外資公司捐贈的數量相比于我們國內的捐贈來説,數量是微乎其微的。我們在編制中國慈善排行榜,反映在排行榜的數據狀況上,外資公司捐贈數量比例不到10%;從人均捐贈而言,2007年,我國社會捐贈數量已經超過300億,人均捐贈數量超過20元,2008年超過1000億元,人均捐贈超過70元錢,跟所謂的人均捐贈1.7元,早已是天壤之別了。
正是這樣的案例,提醒了我們,媒體作為社會公器,有著很強的傳播力,如果這股強大的力量能以更專業的形式與公益事業中結合起來,那對中國社會將是一件幸事,而這一切正在悄悄發生,我們今天獲獎的單位就是典範。但是,一旦出現稍微偏差,無異於一場暴風驟雨。
回首剛剛過去的2008年,這政府、媒體和公益事業的力量在社會領域發揮的淋漓盡致,無論是雪災、地震,還是奧運會、金融危機,我們總能看到,政府的急速反應和英明決斷,媒體的廣泛傳播和輿論監督,民間組織和社會捐贈的空前熱潮。負責任的中國媒體積極地在公益事業中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不單要求媒體有社會責任的意識,還要有創業者的膽識和魄力,有用創新的精神來推動整個社會良性發展的態度和能力。
正是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決定策劃並實施今天的活動——中國公益新聞年會。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在表彰一批優秀媒體公民的同時,發起中國傳媒推動公益事業發展聯盟,成立中國公益記者俱樂部。
在我看來,媒體間可以更加緊密的互相配合,不局限于公益事件的區域,使公益事業可以在最廣的範圍內得到關注;全國公益信息可以共享,媒體可以用共同的力量促成受助者和施助者溝通渠道的無限順暢。
今天到場的各位,很多人都是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企業家和媒體管理層,都懷著強烈的使命和責任投身到公益慈善領域,同時也秉持著美好的願望,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善心,親歷親為,使這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希望我們能夠更好的在公益事業發展與傳媒推動的道路上,攜手公益、共創和諧!
最後,祝各位不虛此行,但願今天召開的中國公益新聞年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並將對各位參與和推動公益事業發展有所啟發與協助。我們的團隊將隨時恭候左右,您有任何的要求與建議,也請隨時與我們溝通。
謝謝中央電視臺的梁艷女士花一個下午的時間主持今天的活動!
祝各位新年快樂!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