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感悟知識與智慧

 

CCTV.com  2010年10月22日 13: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貴州大學新聞網  
[內容速覽]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很久以前,某位學子不遠千里四處訪師求學,為的是能學到真才實學,可讓他感到苦惱的是,他學到的知識越多,卻越覺得自己無知和淺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高僧,便向他傾訴了自己的苦惱,請求高僧想一個辦法讓自己從苦惱中解脫出來,高僧聽完了他所訴説的苦惱後,靜靜地想了一會,然後慢慢地問道:“你求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識還是求智慧?”學子聽後大為驚詫,不解地問道:“求知識和求智慧有什麼不同嗎?”那位高僧笑道:“這兩者當然有所不同了,求知識是求諸於外,當你對外在世界了解得越廣,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問題也就越多越難,這樣你自然會感到學得越多就越無知和淺薄。而求智慧則不然,求智慧是求諸於內,當你對自己的內在世界了解得越多和越深時,你的心智就越圓融無缺,你就會感到一股來自於內在的智性和力量,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煩惱了。”學子聽後還是不明白,繼續問道:“大師的話我還是不明白,請您講得更簡單一點好嗎?”高僧就打了一個比喻:“有兩個人要上山去打柴,一個早早地就出發了,來到山上後卻發現自己忘記磨砍柴刀,只好鈍刀劈柴。另一個人則沒有急於上山,而是在家磨快刀後才上山,你説這兩個人誰打的柴更多呢?”學子聽後恍然大悟,對高僧説:“大師的意思是,我就是那個只顧砍柴忘記磨刀的人吧!”那位高僧笑而不答。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會認為學習知識和學習智慧是同一回事,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因為知識和智慧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一個有廣博知識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智慧,同樣一個有很高智慧的人也不一定有很廣博的知識。舉個現實的例子來説,現代中學生從知識擁有量上來説遠遠超過了孔子、牛頓,但是你能就此説他們的智慧比孔子、牛頓還高嗎?顯然不能。那為什麼孔子、牛頓的知識擁有量不如現代中學生而我們卻認為他們具有很高的智慧呢?這是因為評價一個人智慧高低的標準不是看他的知識擁有量,而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如何,説得通俗一點,也就是要看他的腦力的強弱,腦力強的人善於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和創造新知識,腦力弱的人也許可能在知識的積累量上遠遠超過腦力強的人,但是在運用知識和創造新知識方面則遠遠落後於腦力強的人。

  對人來説,擁有知識與智慧都非常重要,但這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分別。“知識”強調了人所知道的,所擁有的學問。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在求知識、探學問,人們從社會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斷地分析、研究、討論、歸納,産生了各個不同範疇的理論知識,人類社會也在知識的增長與社會的發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可以説,一個人從嬰兒開始,都在增長知識的過程中,人窮盡一生,也有學不完的知識。所以俗語説:“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好”。

  知識使人知道了許多事,使人更聰明,但智慧更為重要,智慧表現在人如何正確地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所以人僅僅有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人有了知識,還應該明白如何正確地將所掌握的知識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積存得再多,若沒有智慧地加以應用,這些知識就失掉了價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識和聰明,它是頭腦的智慧,是洞察人生和實踐道德的才能,是豐盈生命提升品味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在於不斷地把擁有的知識,智慧地應用於實際生活中。猶太民族是個智慧的民族。在猶太人看來,一個人有智慧,不僅僅是個知識分子,而在於這人明事理,有忍耐,勤勞,可靠,自律,謙遜,有德性,才是一個智慧的人。所以,比起知識來,猶太人更重視智慧。這種觀念,源自聖經,聖經教導我們要“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

  簡而言之,知識是屬於別人的,不屬於自己,因為知識是別人在生産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對人類社會正確的規律和認識,你只不過是拿來放到自己的大腦——這個U盤和存儲器中而已。而智慧不一樣,智慧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因為智慧是你自己對規律的一種探索。智慧體現在一種知識的運用能力,一種思維能力,一種創造性的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是雜亂無章的,智慧是對知識的整合。知識是記憶和背誦的,智慧是思考和感悟出來的。

  分解兩個字:思和悟。思考的“思”上面是個田子,相當於我們的大腦,下面是一個心,它告訴我們,思考一定要大腦跟心靈相結合,才能總結出智慧;感悟的“悟”左邊是一顆心,右邊的上面是一個五,下面是一個我們吃飯説話的口/嘴巴,它告訴我們,悟就是要我們每天用吃飯説話的嘴巴問我們的心五次! 所以知識動大腦即可,而智慧則必須用我們的心靈去思考和感悟!

責編:孫雁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