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誰最早提出 “知識就是力量”(圖)

 

CCTV.com  2010年10月22日 12: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山東商報  
[內容速覽]  

  “知識就是力量。”——這口號是誰最早提出來的?我們查詞典、搜網絡,結論是一致的,那就是英國人法蘭西斯培根。但是,其實最早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並不是培根,而是東漢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充。

  説到王充,自然就會想到他的被譽為“中國古代唯物主義發展頂峰”的《論衡》。王充在《論衡效力篇》中提出了“知為力”,即“知識就是力量”的思想,比培根整整早了1500多年。王充認為:“人有知學,則有力矣”。他説:“蕭何以知為力”,意思是説蕭何就是因為有知識,才能有力量助劉邦奪取天下,在列侯分封中排名第一。他認為“人生莫不有力”,但“力”可分為“筋骨之力”和“仁義之力”。筋骨之力即體力,諸如壯士舉重拔堅之力,農夫墾草殖谷之力,士卒勇猛攻戰之力,工匠構架斫削之力之類。仁義之力即腦力,諸如儒家博達疏通之力,佐史治書定簿之力,賢儒論道議政之力之類。

  王充不但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這個命題,還明確地把“力”分為體力和知力。他還主張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他説:“文力之人,助有力之將,乃能以力為功。”體力與腦力相結合,是把“力”變為“功”的唯一途徑。為了説明知識的力量,他分析了漢初開國大臣蕭何、樊噲、酈食其三人的不同作用,説明了“知識就是力量”(知為力)的道理,得出的結論是:“知夫筋骨之力,不如仁義之力。”腦力比體力更為重要。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如此重要,那麼知識從哪來呢?王充説,知識通過學習而來。他説:“學之乃知”、“知物由學”,“雖聖賢不能生知”。所以他主張勤奮學習,“好道樂學”、“好學勤力,博聞強識”,才能成為“鴻儒”。

責編:孫雁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