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我國再度啟動大熊貓野外放歸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08日 13: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淘淘”在雪地中覓食。

工作人員穿著偽裝服為熊貓量體重。

熊貓媽媽在教寶寶爬樹。

  大熊貓“淘淘”定於10月11日放歸大自然。我國曾于2006年4月28日放歸了第一隻大熊貓“祥祥”,三個月後,“祥祥”在與野生大熊貓爭奪領地和食物時從高處摔下致死。在不少專家看來,“淘淘”如果放歸成功,其意義不亞於宇航員登上月球。

  具備野外生存能力

  作為全球首只在野外培訓基地誕生的大熊貓,今年2歲多的“淘淘”已完成了野外培訓的全部課程,將於10月11日回歸野外環境。它將被放歸到雅安市石棉縣栗子坪自然保護區,在那裏開始新的生活。

  此前,“淘淘”和媽媽“草草”經歷了一、二期野化培訓場的培訓,今年5月,母子倆進入三期培訓場。之前,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在都江堰召開了關於大熊貓“淘淘”野化培訓總結暨放歸自然的專家論證會。專家們認為“淘淘”經過26個月的母獸帶仔野化培訓,個體和行為發育正常,警惕性較高,能識別天敵和伴生動物。同時基本具備覓食、空間利用和棲息地選擇等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放歸野外。專家組建議放歸到栗子坪自然保護區。

  此次,“淘淘”將成為我國第二隻被野外放歸的大熊貓,它再一次承載了科學家們的希望,圈養熊貓回到野外,幫助野生大熊貓種群得以延續和發展,這是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一次新嘗試。

  生病是最大考驗

  基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與第一次放歸相比,這次“淘淘”即將放歸的栗子坪地區,野生大熊貓密度較低,這意味著競爭打鬥的可能性比較小,食物也更充足。

  飼養員牟世傑説,對於“淘淘”野外覓食和躲避天敵,他都不擔心,最擔心的是“淘淘”生病,因為在野外疾病控制不了,在圈養的環境中,提供的竹子都經過清洗,還會給熊貓用驅蟲藥,所以體內的寄生蟲要遠遠少於野生大熊貓,壽命也是野生大熊貓的兩倍。但在野外,只能看熊貓自身的造化了。專家組表示,考慮到大熊貓放歸自然還處於探索階段,野化基地將繼續跟蹤“淘淘”的獨立生活。

  野放成功至少要五十年

  除了“草草”和“淘淘”外,目前在第一階段的野化培訓圈,還有6對母子在接受野化培訓。今年1月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也正式啟動了熊貓野放的項目,按照規劃計劃放養30—40隻大熊貓。

  成都基地研究中心的齊敦武博士認為,熊貓野放成功可以分幾步走,第一步野放的熊貓要至少存活一年,自己能夠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要能參與到野放區域當地的社會交往,能夠建立自己的領地,回避別的熊貓領地,在發情期能“找到伴”;第三步,就看能不能繁育後代,如果野放的熊貓沒有生育“下一代”,熊貓野放並不成功;第四步,就要看野放熊貓的後代生存狀況,能否繼續傳宗接代。按照熊貓15—30歲之間的壽命計算,五十年是必不可少的。

  花絮

  出生後沒見過人

  2010年7月20日,即將分娩的“草草”來到臥龍,參加第二期野化培訓項目。“草草”被選中有特別的原因,它小時候在野外被人發現,被熊貓基地工作人員救護回來,從此才開始圈養生活。

  基地已經為“草草”和它未來的孩子準備好三個野化培訓圈,分別對應三個“野化”階段,面積越來越大,海拔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接近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環境。

  8月3日,“淘淘”出生,開始和母親“草草”在海拔1780米,面積2400平方米的第一階段小型野化培訓圈內生活。

  出生後第35天,“淘淘”第一次睜開眼,那以後就沒有見過人,所有需要接觸“淘淘”的工作人員都必須穿偽裝服,也就是熊貓服,減少對“淘淘”的人為干擾,避免形成對人的依賴。在轉移到下一個野化圈時,也需將“淘淘”放進一個背簍裏,蒙上布,一路上都不能讓“淘淘”見到人。

  “淘淘”野化實錄

  由母親“草草”親自養育

  “淘淘”一齣生就沒有人工飼養看護,要由母親養育。“淘淘”不像圈養的熊貓那樣,一直過著“優越”的生活,吃不到人工提供的各地優質竹子與竹筍、窩窩頭、切好的蘋果等這些人工飼料。

  在野外覓食的難度著實不小,若遇上極端氣候更有可能面臨食物不足。“淘淘”出生後的一年內,母子倆就先後經歷了“813”特大泥石流、“321”雪災和“73”暴雨泥石流等惡劣地質與氣候災害。2011年3月23日下了一場大暴雪,積雪有40厘米厚,淹沒了熊貓平日取食的竹子。工作人員擔心它們找不到食物,上山一看,母子倆很聰明,會躲起來避雪,並專找大樹周圍沒有壓倒的竹子,沒有餓著。

  “淘淘”特別喜歡爬樹,在“草草”的帶領下,它比圈養熊貓更早開始學習爬樹。第一次上樹的時候,“淘淘”爬了1米多高就被“草草”拉了下來,工作人員猜測,這應該是擔心“淘淘”跌下來。但過了幾天,“淘淘”就基本學會了爬樹。

  也有驚險的經歷,有一次“淘淘”爬到十幾米高的樹上突然掉了下來,“我們剛好看到,當時就驚叫了,馬上上山去找。”結果有驚無險,當工作人員找到“淘淘”時,它已經爬上了另一棵樹。

  能意識到危險並主動躲避

  野化早期,主要是“草草”負責保護“淘淘”的安全。有一天淩晨一點,“草草”和“淘淘”正在休息,一隻果子狸慢慢靠近“淘淘”,那時候“淘淘”還很小,正是果子狸眼中的美餐。工作人員非常緊張,隨時準備趕去營救,就在果子狸逼近到不足一米的時候,“草草”突然撲向果子狸,把果子狸攆跑了。

  後來,隨著“淘淘”的體重日益穩定增長,野外生存的能力逐漸增強。2012年5月3日,母子倆進入了第三階段的野化培訓圈。這個階段,“淘淘”明顯獨立了很多,母子倆一般都相隔百米以上活動,而在以前,他們之間最遠不過50米。

  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母子倆兩次轉移到新的野化圈的時候,“淘淘”第一反應就是馬上上樹或者跑開,工作人員很高興,因為“淘淘”的警惕性很高。這種看似“膽小”的意識和行為是圈養大熊貓不具備的,但對於野生大熊貓來説卻是性命攸關。

  在第三階段的野化圈,一個主要培訓項目就是應對天敵。野生大熊貓的天敵主要有黑熊、豹子和狼等。今年6月進行的試驗中,野化基地做了一隻立體的豹子模型,在模型身上涂上豹子的糞便,放在“淘淘”經常活動的範圍內。工作人員躲在草叢中,用錄音機播放事先錄好的豹子的吼叫聲,觀察“淘淘”的反應。記者在試驗視頻裏看到,“淘淘”經過豹子標本的時候,先是發出了不舒服的叫聲,隨後就飛快地跑遠了,估計至少在百米開外。專家判定“淘淘”已經具備識別天敵的能力,能意識到危險並主動躲避。

  遇到陌生同類也不理會

  除了躲避天敵,在最後階段還要考驗熊貓的同類識別能力。因為野生大熊貓是獨居動物,一般不與同類發生接觸,遇到同類的常見行為特點是“躲避、攻擊”。圈養的大熊貓則不同,遇到同類的普遍行為特點是“親近、友好”,因為從出生起就與同類一起生活,“就像人碰到會擁抱那樣。

  今年夏天,工作人員將對照組的一隻同齡大熊貓“小茜”放在“淘淘”附近,然後躲在遠處觀察。當“淘淘”經過時,先是試探,追趕了幾步,但很快就離開了。“淘淘最後的態度是不理會”。(本報綜合報道)

熱詞:

  • 熊貓
  • 野外放歸
  • 野外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