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不得不承認,遠在萬里之外的倫敦奧運會,撕裂著中國的微博。或者説,奧運會,讓本就分裂成兩個陣營的微博輿論場,分歧和隔膜進一步凸顯出來。
這幾天很是感慨,微博上的友情,如紙一般,一碰就碎。雖然不關注奧運,但職業習慣,還是喜歡對奧運引發的公共話題評論幾句,如羽毛球國家隊讓球風波,陳一冰遭遇裁判不公等等。微博上認識的不少朋友,都因為與我觀點不一樣,而對我取消關注、拉黑,甚至交惡了。身在微博之中,處處能感受到兩個陣營的對壘和兩種立場的交鋒,一談到奧運,立刻有了立場的對立,有了鮮明的敵我,有了情緒的對抗,必須選擇站隊。不支持國家隊,就被視為反對者,兩方水火不容,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雙方都把奧運當成了一個重申自身價值觀的標誌性事件,努力尋找每一個奧運熱點,在表明自身立場的同時,強化、區分、驗證和考驗各自的立場。於是,微博成了奧運賽場之外的一個“戰場”,尋求認同,打壓異見。奧運每一個熱點,都引起了這兩個陣營的激烈交鋒,讓球事件,陳一冰事件,國旗倒挂事件,葉詩文被質疑,孫揚與韓媒……其衝突程度,可能比賽場的對抗更激烈,憤怒地抱怨,謾罵,攻擊,拉黑,義憤填膺地把對方想像成敵人,互貼公知、五毛、腦殘等污名標簽。
兩個陣營,都在相互的刺激中走向極端,針鋒相對不可調和:一方認為毫無保留地為本國健兒喝彩才是愛國,批評則是賣國,一方則斥之為盲目愛國,帶著批判和反思的眼光看奧運;一方對金牌全盤肯定,惟金牌是從,一方則否定金牌;一個説舉國體制就是好,一個則稱舉國體制是個壞東西;一方説羽毛球讓球完全是合理利用規則,國際羽聯的惡規則逼人做壞事,一方稱讓球純粹是丟人現眼,不能將責任全部推給規則;一方認為陳一冰被裁判黑了,一方認為這是為北京奧運偏袒付出的代價,欠賬總是要還的……其實,網絡有不少溫和與理性的觀點,他們只是想欣賞比賽,為自己喜歡的項目和選手喝彩,可很多時候,這些聲音被淹沒了——或被那種極端的情緒遮蔽,或被追求極端的網絡逼著作出鮮明的表態和決斷,或被夾在中間受到兩邊攻擊。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這令人悲哀。奧運會,其實本該是凝聚一個國家人心、提振一個社會信心、強化一個群體共識的公共活動。因為,體育運動中有共同的興趣和追求,金牌中有共同的價值觀,追求認同中凝聚著共同的光榮與夢想——當國家隊的選手站在領獎臺上,國旗升起國歌唱起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涌起一種本能的國族認同感。所以,奧運期間,往往都是愛國主義情懷最熱烈的時候,國民會在奧運的精神感召和對國家隊的關注中,凝聚在一起。
可是,起碼在微博上,我沒有看到這種人心的凝聚和國民的團結,相反,看到的是血淋淋的撕裂,本就充滿著戾氣和怨氣的微博,再一次被奧運引發的紛爭和情緒對立所撕裂。
這樣的撕裂,首先與這個社會日益多元的價值有關。尤其是對奧運金牌的態度,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是一律的癡迷和追逐了。昔日奧運舉國關注,是因為舉國關注金牌,可如今已經有了不關注,有了對金牌價值和舉國體制的反思,甚至反感,很多人都覺得應該告別對金牌的追逐,而追求更高的價值。多元的價值追求中,就難免發生衝突,尤其當多元又缺乏基本的共識,缺乏寬容和責任感時,多元就會導致劇烈的衝突。因為,每一元都想謀求話語霸道,都缺乏對話精神,都不想容忍他元的存在。
其實,為金牌喝彩,與反思金牌背後的問題,兩者並無矛盾,並不是水火不容。比如,我就可以一邊為中國選手贏得金牌而喝彩,一邊在微博上反思其後的問題。可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並不能接受這種反思,他們把所有的批評,都看作是對國家的敵意,把所有的反思都看成是掃了他們的興,把不同觀點看成是“自由派攻擊一個國家的陰謀”,不能接受半點兒對問題的暴露和對金牌的杯葛,認為這是“美國試圖撬動扳倒中國的主要杠桿”。這種歇斯底裏的受迫害妄想和狂暴的鬥爭思維,為衝突和撕裂推波助瀾。
實際上,並不是奧運導致了撕裂,而是撕裂本就客觀存在。以往在任何一個問題和事件上,微博裏都會迅速分為兩大立場陣營,“五毛”和“公知”喋喋不休地互吐口水。這是一種貧富差距、階層分化、社會分裂下自然産生的派系對立和群體對抗,不僅僅是思想和立場上的,更是利益上的——這種分裂和對抗中,人以群分,勢不兩立。只不過,因為奧運與國家符號密切相關,讓這些分歧更加鮮明地凸顯出來。而一些人,將對現實的不滿,投射到對金牌的反感中,因為支撐金牌的舉國體制也是大體制的一部分。
奧運如何才能不撕裂情感,而凝聚人心?在當下,也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因為衝突就在哪,無法回避。高瞻遠矚地看,只能在改革中慢慢療傷,慢慢收拾人心,以深化的改革重建社會共識,彌補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