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1日 11: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從得知貴州黔西縣紅板小學多數學生常年中午餓肚子,到給205名學生端出熱騰騰的米飯、蕓豆酸菜湯,還有一個雞蛋,並承諾至少供應3年“免費午餐”,廣州、佛山等地的梁樹新等人僅用了23天時間。他們用實踐來告訴大眾,公益不只是有錢人的事,也非簡單的捐錢捐物,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分子。 (4月7日《南方都市報》)
205名小學生結束了中午餓肚子的生活,吃上了熱騰騰的“免費午餐”,讓人欣慰。更讓人欣慰的是,這只是公益、慈善事業不斷發展中的一個普通案例。近年來,此類活動越來越多,形式越來越靈活,涉及的普通人群越來越廣,都是不爭的事實。而借助於網絡的廣泛應用,開展此類活動的效率也明顯提高,公益、慈善不再只是有錢人的事。
不過客觀地説,品味這則“公益故事”的發展全過程,欣慰之餘也多少讓人感到一些沉重——不為孩子們此前的辛酸,只為這群熱心公益的人們所遇到的挫折和阻力——先是當地教育局委婉地不支持,表示更希望把錢“發給家長”;後有村幹部和校領導找出多種理由證明 “不合適”、“有風險”,苦口婆心、幾經週折,直到交了2萬元風險保證金,他們才最後答應合作,讓人頗多唏噓。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當地領導的想法概括為“沒有愛心”,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有他們的思考,比如各個學校間的平衡問題,“免費午餐”的安全問題,等等。而當愛心遭遇的是不理解,當熱情面對的是冷淡,甚至這種不熱情恰恰來源於被幫助的方面,對想做公益的人來説,這個打擊不算小。能因為沒有讓所有小學生都吃上午餐而否定試點的價值嗎?能因為困難的存在而否定行動的本質意義嗎?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
因為這項“免費午餐”活動的發起人和參與人都是普通人,媒體往往把這種活動稱為“草根們的微公益行動”。在這些人中,有媒體工作者,有網絡公司經理,他們至少還有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或通過媒體宣傳,或通過網絡募捐等形式,最終促成了活動的順利進行。換言之,如果換成更“草根”的普通人,即使他們很希望發起類似的活動,又如何實現呢?當他們面對同樣的不支持,他們是否有能力繼續堅持呢?
中國人並不缺少慈善公益之心,量力而行地為需要幫助的人們做點事情,是許多善良人樸素的願望。只是,他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更不知道如何去應對可能遭遇的種種困難。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為熱心公益和慈善的人們創造積極良好的環境,與公益和慈善本身一樣,都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