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國內首個公益教育項目在小學預試點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6日 11: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讓孩子們快樂上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一邊“玩”一邊學習,在“玩”的過程中養成做公益的習慣,從而樹立孩子們的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這是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中國公益教育研究所正在開發實施的一個公益教育項目,經過兩年多的籌備,目前該項目在北京地區選擇了兩個學校,已經進入預試點階段。

  這裡的“玩”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玩,而是針對當前“就知識學知識”的教育問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加入活動實踐課程,將學生的知識轉化成一種具體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社會責任感。

  該項目借鑒了美國的一套“服務學習”的理論框架,其中的具體內容還要在試點之後根據中國小學的教學特色來填充。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教育研究所所長尚立富説,如果能通過試點,今後能在學校課堂每週開設一堂公益教育課程,該課程能得到家長、老師、社區的認同,那麼我們這個項目就成功了。“讓孩子們養成公益的習慣,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而然。”

  美國的框架 自己的內容

  從2008年開始,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就開始著手準備公益教育項目,雖然在那個時候,尚立富自己也不清楚公益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但是經過前期大量的研究,他接觸到了在美國推行的服務學習。

  尚立富與他的團隊注意到,在日常教育中,經常能聽到讓孩子們感恩,讓孩子們要有道德。但是感恩是什麼?道德是什麼?並不是説教就能體現的東西,而是要成為一種具體的能力,養成一種習慣。雖然現在也有人提到公益教育,大家也都能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真正如何變成現實,還需要將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

  另外,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背景,讓老師們不得不圍繞著分數轉,無暇獨立思考,這導致多數教師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難以成為真正的教育者。

  而美國的服務學習是將社會服務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一種嘗試,通過社會服務與課程學習的結合,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以及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在關注社會和關心他人的過程中成長為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有能力服務於社會的人。

  美國的服務學習實踐還催生了相關的立法,2009年,《服務美國法》生效。剛開始的時候,美國也提道德教育,用了很多辦法,但是實在是太淺、太空白,最後慢慢地形成了服務學習,因為服務學習涵蓋了道德教育。“在美國,當時我們採訪了很多人,問他們為什麼做公益,他們説沒有為什麼啊,就是從小做,習慣了。”尚立富説,而我們的教育很多的時候是灌輸知識,沒有做公益的環境,你怎麼去倡導讓孩子做公益,家庭承擔了公益教育核心的工作。

  公益教育項目借鑒了美國的服務學習的框架,“他們的模型很好,在這個基礎上,再幫我們的公益教育項目做起來,而不是憑空建立一套東西,通過美國的模型,我們改一點,建一些。”尚立富説。

  美國的模式運用到本土,那麼什麼是中國的公益教育?中國公益教育研究所給出了定義:公益教育是以課內和課外教育為依託,從小提高孩子的公益意識,培養孩子的公益行為,從自我做起,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力量參與到改善家庭、學校和社區公共事務中來,樹立其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讓孩子們覺得外面的世界是跟他有關係的。”這是中國公益教育研究所給出的一個定義。

  在公益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公益教育的主體,需要發揮主體意識,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校社區事務的參與者。因此,公益教育的難點和重點之一就在於是否有教師的積極有效地參與和實踐。

  學校與家長都有公益需求

  從去年的10月至今年的1月,公益教育項目組一共訪談了16家相關單位,其中包括10所學校、1所中學、5家社區單位。訪談的對象有110多人,基本覆蓋了與公益教育相關的各個層面的學校領導和老師、學生。

  調研發現,小學教師對於“公益”的理解差異不大,但對“公益教育”的理解就不同。普通小學的老師認為“公益教育”與“知識教育”難以兼顧和融合。

  有的學校校長認為,讓孩子們去做公益,比如有實踐課,有社會大課堂,這都是與公益相關的課程。而要專門開設公益教育課程,校長的困惑是,誰去幫老師開發課程,老師根本沒有時間去做。

  “調研的學校都很認同公益教育,在學校開展公益教育其實是有一定的基礎,如品德課、少先隊活動等,這都是公益教育的內容,但是它散在各個學科、各個課程裏頭的,沒有一個獨立的系統化的模塊。”尚立富説。

  按照調研的成果,項目組認為,一方面要依靠現有的經驗、現有的基礎做公益教育課程,另一方面需要對現有的經驗和基礎加上對項目的設想和學習的系統的理論方法,包括項目的目標進行有效的整合和系統的設置。

  家長雖然也樂意讓孩子做公益,但是家長也困惑:去哪做?怎麼做?雖然家長對孩子有某種潛在的需求,但是還是需要用一定的激勵制度來激發。

  而在社區,比如在西三旗有個西三旗社區教育中心,它是全國示範性的社區教育中心,在應用社區這個平臺開展青少年教育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嘗試。但是整體而言,目前大多數學校和社區之間的合作還缺少一定的基礎,而且參與社區服務的形式相對起來比較單一。

  項目組在調研中也發現,社區對學校有一定的需求,學校也對社區有一定需求,但是這個需求沒有有效地銜接起來,導致這個互動就很難通暢。因此,開展公益教育項目首先要解決需求的銜接。

  公益教育的開展實際上是要構建學校、家長、社區的一個共同的機制,把大家都動員起來,通過一種激勵制度,把大家整合到一個體系當中,通過這個合力來影響孩子的成長。

  預試點從小學生開始

  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3月24日,公益教育項目正式啟動,並開始了預試點,項目組在北京選擇了兩所小學,一所是重點小學,一所是城郊的小學,這兩所學校都非常認可公益教育項目。

  預試點是通過一個仲介,把學校、社區、家庭聯合起來。用尚立富的話説,這是個很麻煩的過程。“你得讓因為學校認同你,家長認同你,這其中需要做很多工作,不是簡單的聯動,而是通過觀察、聊天,記錄它,需要找大家的共同點,利益需求、理念的共同點。”

  在這兩所試點的學校,項目組找了原來的老校長,因為老校長相對於別人而言,對社區很熟悉,對學校也熟悉,“校長作為仲介,用當地的人解決當地的問題。”

  在預試點的過程中,通過活動課程,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領導力。“尤其是家長與孩子、老師與孩子的角色轉型,目標是為了孩子,而不是灌輸型的教育。”

  項目組通過觀察試點,將開發一套活動課程,然後提供給學校使用,“就跟提供一個菜單一樣,學校拿去用就可以了。”尚立富説。

  北京師範大學非常支持該項目,稱之為“為素質教育按上翅膀”,將素質教育落實起來,將口號變成可操作的東西,用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系列可衡量的指標。

  “我們的目標是,學校接受公益教育,能在每週開設一節公益教育課,這是成功的標誌。”尚立富説,讓孩子們在今後的社會當中擁有競爭力和創造力,而不是拘泥于某一個程序和步驟,這個項目其實是為了未來,而不是現在。

  預試點在今年8月底結束,在9月份開始正式試點,通過試點將開發不同階段的課程及指導手冊(老師、學生、家長),成為學校的一門課程,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相互聯動的立體式公益教育支撐模式,並逐步在國內推廣。

  公益習慣就跟生活習慣一樣,需要從小培養,“每週做一次,每月四次,一年四十八次,時間長了就成為習慣,關鍵是通過什麼機制和方法實現這個習慣,這就是公益教育的目標。”尚立富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