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老子的養生智慧:自然與不爭是消除煩惱的良藥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7日 16: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沙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虛與靜】

  以靜制動 動中取靜

  老子説:“致虛極,守靜篤。” 他相信萬物的根源是虛、靜的狀態,面對世事的紛紛擾擾,老子提供了一套治療的妙方即“致虛守靜”。

  老子在蓬勃生長的生命中,看出往復循環的道理。他認為萬物雖然紛紛擾擾,但最終還得回到它原來的根,呈現靜的狀態。他間接指出,人世間囂囂攘攘,最後還是以回到清靜的狀態為宜。

  靜不是人們常常以為的消極,在老子的觀點中,有著以逸待勞、以靜制動、動中取靜的內涵,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老子想闡明的是“動極則靜,靜極則動”的人生哲學。

  如何保持“虛靜”?老子提出:一要“塞兌閉門”;二得“滌除玄覽”。塞兌閉門,通俗地説就叫不被外物所累;滌除玄覽,則有“清除心中一切雜念”的意思。這樣才能調理出一套保持心理平衡的學問。

  【柔與水】

  柔能克剛 水滴穿石

  如果把“柔弱”之道應用在人生,老子認為“柔能克剛”,因為柔性的東西,綿綿若存,用之不動。

  老子用草木來詮釋他的想法,他説草木在欣欣向榮時,形質是柔脆的,可以迎風搖曳,強雨不摧,花殘葉落時,就變成枯幹堅硬;人也是如此,活著的時候,身體柔軟,死了的時候,就變得非常僵硬。

  水,最接近於這種觀念。老子説,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堅之強,卻也沒有可以勝過它的。我們看看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長江三峽,兩岸的斷崖峭壁,不就是涓涓細流千年來的切刻之痕嗎?東海岸的海蝕天險,也是海用時間吻烙的戳記,水滴穿石的功力,不能小覷。

  在老子的觀念中,柔弱並非軟弱無力的意思,其中有著堅忍不拔的性格。老子的柔弱主張,也有“處下”、“不爭”、“利物”的人生觀點,及謙虛容物、海納江河的內涵。

  【有與無】

  有中也無 無中也有

  在老子的觀念中,有與無是相隨相生的,無是相對於存在的觀念。

  許多觀念都在相對的前提中産生,於是老子説: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意思是説,天下人的心都明白美的觀念産生後,就有醜的概念出現,但對於比美更美的事物,原來的美也會變成醜。

  “相對”的哲理見證天下沒有“絕對”的美醜,但在一般人心理困擾中,只會與最好的人比較,忘了與比自己不幸或與更差的人去比。

  有與無事實上是相形不背的,困頓不如意時,何妨想想更落寞的那些人;飛黃騰達時,別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事實。這麼一來,人生才不會因阻礙不通而喪失自我。

  “有”、“無”之觀,建構了老子“道”的哲學。這樣的道是“無”的法相存在,所以老子説: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之“道”,説明了萬物對立統一與週而复始的循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