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安徽安慶震後急需帳篷 群眾雪夜露宿街頭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1日 12: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居民們紛紛在家附近搭起簡易“帳篷”。

夜裏下起大雪,大家紛紛擠在帳篷裏“抱團取暖”。

  南京這一次足足晃了10秒

  電梯從32樓一下子“掉”到29樓

  南京人都在説

  長樂路:我在10樓,突然感覺有點晃,看電腦屏幕有點點暈。

  鼓樓:我在4樓。感覺到晃動。

  中山東路:我在中山東路,剛剛也感覺到辦公桌晃了晃,還以為是我錯覺,結果同事也感到樓晃了!汗,南京應該很少地震的啊!

  月牙湖:我在月牙湖,我同事説桌子晃。我們在5樓。

  五塘村:6樓,晃得厲害,大概有6下左右。

  新街口:在8樓,感覺震了5秒,震感超過汶川地震的感覺。

  馬群:我也感覺到了,家裏挂的中國結直晃,嚇死了。

  珠江路:我在珠江路上,也晃了三下,第一下不敢相信,第二下頭暈了……

  江寧岔路口:我就坐在電腦桌前,感覺人整個晃起來了,門還吧嗒吧嗒響。

  江北:我家住在6摟,我躺在床上聽到門在響,以為有人敲門,同時床在晃,我確定真的地震了。

  江浦:有個同事的小孩打電話來,説他們學校桌上的水杯裏的水都晃出來了。

  這一次地震雖然只有4.8級,但對南京的影響可不小:因為南京距離安慶較近,很多南京市民真真切切有了“震感”。

  記者從江蘇省地震局和南京市地震局分別了解到,南京除了六合地區以外都有震感;此外,常州溧陽、淮安盱眙等地均有震感報告。

  新街口:

  電梯突然猛地跌落

  “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正好在電梯裏。一晃,顯示樓層從32樓一下子跳到29,然後又從29跳到31,嚇人啊。這個是不是受地震影響啊?”在新街口新華大廈工作的陳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電梯驚魂”。回憶起那一幕,他仍然覺得比較緊張。

  “地震造成電梯突然‘落’下去,此前我沒有聽説過。”省地震局張振亞副局長説,因為這次地震的震中並不是南京,所以陳先生遇到的“電梯驚魂”,可能和電梯本身還是有一定關係。如果正好處於震中,坐電梯就非常危險了。“地震時,會造成電梯斷電,所以很可能會被困在電梯裏。”

  張振亞説,除了不能坐電梯,走樓梯也是很危險的舉動。“如果地震發生時,2分鐘之內不能從建築物裏撤離,那就不要跑了。而是應該找一個小房間,或是找個堅固的傢具旁或墻角邊,待在那裏。”

  城南:

  明顯感覺到兩撥晃動

  “地震發生的時候,我正在睡午覺,感覺到左右晃動很明顯。我還下意識地數了數:1.2.3.4.5.6,這是我第一次有地震的感覺。”市民吳女士住在城南。稍稍停了一小會,晃動又來了:1.2.3,這次明顯比上一次輕了。

  記者了解到,從地震學上看,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是“先頭部隊”,它到來的時候,人們會覺得上下晃動。橫波後到,人們會覺得左右晃動。“這次的地震距離南京230公里。”省地震局張振亞副局長説,市民吳女士睡在床上,感到左右晃動是正常的,如果是大震,就會感到上下晃動了。

  記者打探:

  南京除六合外都有震感

  “南京地震了?”昨天中午,在鼓樓一寫字樓上班的張先生吃過午飯回到辦公室,突然感到一陣眩暈,電腦屏幕也抖了幾下,還以為是幻覺,上網一查,不光在南京的江寧、河西、鼓樓,連在蕪湖、合肥等地的網友都有震感。

  “我在龍江小區,感覺家裏面的電腦和櫃子都在晃。”“月牙湖附近也有震感,5樓感到桌子在抖,共有兩次,頭有點暈。”“江寧有震感!”從昨天中午開始,在各大門戶網站、百度貼吧、社區論壇,都有南京網友在彙報自己的震感。

  那麼,南京到底震感有多強呢?採訪中,南京市地震局徐徐副局長告訴記者,從市民反映的情況來看,南京市除了六合地區外,其他地區都有震感。 朱姝 戚慶燕

  為什麼南京這次反應這麼大?

  記者從南京市地震局了解到,地震發生後幾十分鐘內,他們的熱線就沒停過。“市民們都在問是不是南京地震了。”市地震局徐徐副局長告訴記者,從市民反映的情況來看,南京市除了六合外,其他地區都有震感。不光南京,常州的溧陽、淮安的盱眙,都有震感報告。徐徐副局長介紹説,南京地區市民的震感大約持續10秒左右。

  比起1月12日發生的南黃海地震,這次震感強烈得多。張振亞副局長介紹説,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第一就是距離近。南黃海地震時,距離南京的直線距離達到了500多公里。而這次的安慶震中與南京市區的直線距離為230公里。第二是震級相對比較大:4.8級,所以震感會很明顯。第三個是因為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9公里,屬於淺源地震,離地表很近,所以感覺明顯。

  本報記者震中目擊:急需帳篷!

  雪夜有家難歸的人們

  谷岳飛 李海勇

  這一夜

  帳篷和取暖設備緊缺

  昨日的楊橋鎮還留有積雪,而且地震後一直斷斷續續在飄雪,晚上降雪則更大,氣溫一步步走低,如何度過地震後的這第一個晚上成為楊橋鎮受災群眾的首要難題。當天早些時候,震區群眾已經接到政府的通知,為防止可能發生的余震,至今日淩晨兩點前,群眾都不要呆在家裏。

  於是村民紛紛在空闊地上搭起了各式簡易的防震棚,記者鑽進白啟龍的棚子內體驗了下,棚子很小,剛好能容得下一張床,為了能讓棚子內暖和點,白大爺特意在棚子上搭上了一些紙盒子等,但站在棚內,風還是到處亂竄,人凍得瑟瑟發抖。指了下棚內這張簡單的床,白大爺告知,當晚他和老伴還有兩個外孫女一共四個人都要靠它過夜,“我們老人都無所謂,只要不把小孩凍著”。

  和白大爺相比,殷明德一家三口要幸福得多。昨晚7點多,記者看見這一家人時,他們已經躲進了男主人稍顯暖和的車內。這是一輛貨車,殷明德將車停在自家門口,他從家中牽出了一根幾十米長的電線,這樣貨車駕駛室不僅有了光亮,而且取暖器也能供上電。在狹窄的駕駛室裏,這一家三口輪流著享用取暖器,雖然身上也裹了好幾床被子,但12歲的女兒還是直喊冷。

  而對於更多沒有車、沒有油布(搭棚子的材料)的受災群眾來説,昨晚註定是一個難熬且漫長的冬夜,記者在採訪間不時有群眾上前詢問:“哪邊會有油布?哪邊會有帳篷?”不少村民選擇抱團取暖,哪家的棚子大一點,容納的村民就多一點。記者看見,等到晚上8點多,尚有不少人仍在找尋搭棚子的材料。

  而在小孩們的眼中,當地的降雪遠比地震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白啟龍搭建的多風、寒冷的簡易棚裏,兩個外孫女11歲的江菲和12歲的江鶴過夜時,將精心堆的一個小雪人也“請”了進來,儘管凍得瑟瑟發抖,但兩個竊竊私語的小女孩仍顯得較為開心,而帳篷之外的外公外婆,則是一臉令人心疼的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