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1日 12: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農民工,是指在進入城市務工的農業戶口人員。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城市中農民工的數量為1.5億人左右。農民工是涌動在城市大動脈裏的特殊血液,他們在創造城市繁華的同時,也品嘗了城市給他們帶來的寂寞。他們身在城市,心靈卻無處棲息。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建設新生代農民工的精神家園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授、博導 吳理財
如今,年齡在四五十歲以上的老一代農民工大多返鄉,代替他們的是更加年輕的“農二代”,這些新生代農民工與其父輩相比,一個最大的不同特點是,無論是其行為取向還是心理意識都是城市化的,他們希望過上城市人一樣的生活,他們不願意回到農村社會,所以他們拼命地從農村社會關係網絡中抽身、逃離出來;同時,又由於城鄉之間的二元制度樊籬還沒有根本拆除、城市社會排斥依然或多或少存在,更為重要的是自身的物質條件也不允許他們在城市安身立命,因此,他們很難有效融入城市社會,而不得不“漂浮”于城鄉社會之間。
這樣一來,新生代農民工實際上處於一種“脫域”或者“離場”的生存狀態。他們要麼被現代化大工廠規訓成為原子化的、沒有情感的“生産機器”,要麼在花天酒地的娛樂場所“消費”自己的青春和身體,要麼孤獨、落魄地徘徊在城市的邊緣或“街角社會”……這樣的境遇極有可能導致這樣的後果:要麼找不到歸屬感,對前途迷茫無措而消極頹廢、得過且過;要麼游離于城鄉社會邊緣地帶,不受任何一方約束、規制而脫序、失范;要麼二者兼而有之。無論哪一種情況,都不利於社會的和諧、進步。
因此,對於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生活建設,應從他們的新特點、新訴求和新傾向出發,把它納入覆蓋城鄉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結合到和諧社會的整體建設框架之中。一方面,通過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讓新生代農民工無差別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使“脫域的”新生代農民工建立對社會的新認同,增強其共同體意識或“家園觀念”,充分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建設社區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新生代農民工的日常生産、生活相聯結、相融合。必須重心下移、深入社區,並與人們的日常生産、生活相聯絡、相融合,不能脫離人們生産和生活的實際需要。在這個方面,深圳市的經驗值得學習。在深圳市,不但外來務工者可以無差別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而且,許多社區圖書館、自助圖書館都建在這些務工人員的生活區、工廠、園區裏面,他們一下班就可以方便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許多文化活動也是由外來務工者自己組織、編排、演出,“講述”的是他們自己的“故事”,深圳大浪羊臺山青工藝術團就是這樣一個由外來年輕農民工自己組成的藝術團。
積極培育公共精神,使新生代農民工和諧融入社會。農民工在城市社會的公共參與形式不僅僅限制在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方面,城市政府在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時也可通過聽證會等形式充分徵求農民工的意見和要求,還可以以一定的比例吸納農民工進入城市各級人大、政協和群體等組織之中。在社會融入、自我治理、公共參與中培育新生代農民工的公共精神,使之成為健康人格、服務社會的新一代公民。
給農民工搭建一個舞臺
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副會長 康式昭
最近,隨著兩位農民工歌手翻唱歌曲《春天裏》的走紅,農民工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再次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透過“旭日陽剛”那質樸、倔強且略帶沙啞的嘶吼,人們強烈感受到的,是草根階層對於生命艱辛困境的表達和對於青春夢想的執著追求。其所帶給公眾的震撼和啟示已經遠遠超過歌唱這種藝術行為本身,農民工的文化生活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當前,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的文化素養較高、視野開闊、易於融入城市,他們的追求正在由物質生活向精神層面拓展。把握新生代農民工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對精神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努力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強農民工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工發展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些單位農民工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全社會關愛農民工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然而,在一些行業,在一些地方,在許多許多的城市,只偏重維護農民工經濟權益,而忽視甚至漠視農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問題還相當突出;農民工文化生活貧乏、文化消費不足、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滿足、普遍處於文化生活饑渴狀態仍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農民工的精神生活、精神撫慰和人文關懷缺失的問題也日益凸顯。
而一些權威的調查結果也讓人備感沉重:八成農民工的業餘生活是“睡覺”和“閒聊”;一本書都沒有的農民工佔四成;大部分農民工文化生活呈現“孤島化”、“邊緣化”、“沙漠化”,有些人甚至打架、賭博、涉黃。
有人曾這樣描述進城農民工的生存狀態:他們的文化,幾乎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他們的精神,則始終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徘徊。
顯然,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僅靠每年數得清的幾次文化“送溫暖”活動是遠遠不夠的。我認為要從長遠考慮,一是儘量把城市中的文化設施如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向農民工開放,在一些建築工地,設立流動圖書室、閱覽室等,方便農民工借閱。二是就近的演出場所低票價為農民工演出,以正當的娛樂引導和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三是對有文藝才能的農民工免費培訓,併為他們提供展示其才華的演出舞臺。這就需要政府部門重視,各級文化館、群藝館的積極參與,要讓農民工們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成果。
我們必須像關注農民工的討薪那樣,關心維護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權益。無論如何,不能讓廣大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淪為“孤島”,荒為“沙漠”。
文化是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橋梁
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司長 于 群
文化部社會文化司、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北京市文化局近日在京聯合主辦了“我們的節日”——群星獎優秀節目2011年春節慰問外來務工者文藝晚會。晚會以“保障外來務工者基本文化權益、豐富外來務工者節日文化生活”為出發點,在節日期間為廣大首都外來務工者提供了一台既具有鮮明時代色彩和草根特色,又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節目,營造了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外來務工人員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視和社會各界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關愛。
近年來,我們在保障外來務工者的經濟權益和法律權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就業、居住、勞動保障、社會保障、子女教育以及城市落戶等方面推出了相應政策,這些努力在保障農民工基本民生,促進農民工的“社會融入”方面起到了明顯效果。但我們也看到,大量農民工缺少精神慰藉,關注農民工文化生活,加強農民工精神家園建設,促進農民工的“心理融入”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文化可以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使農民工接受現代文明、城市文明、城市生活習俗等方方面面的影響和熏陶,加快其思想、文化、習俗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參與文化生活,可以在精神層面增強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勵他們自強不息、奮發進取,以自信、樂觀的心態迎接城市新生活。在這個意義上講,文化應當成為、也能夠成為廣大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橋梁。
作為文化部主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業務司局,社會文化司長期以來採取多種措施致力於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文化權益。如讓外來務工人員可以免費進入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閱讀圖書或參加文化活動;依託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網上閱讀、影視播放、知識講座、信息查詢等文化服務;推動各地廣泛開展農民工藝術節等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等。
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強外來務工者文化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點,將農民工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服務對象之一,使外來務工人員與城市居民同等對待,享受無差別的公共文化服務;二是深入研究農民工的需求特點,為農民工“量身定制”文化服務,加強農民工文化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利用現有公共文化設施資源,加強對農民工的宣傳與培訓,提高農民工綜合素質,消除農民工對公共文化設施的心理隔膜;四是以城市社區為載體,將農民工納入社區管理。依託社區文化場所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激發農民工的熱情和興趣,促進農民工與本地居民的交往,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到社區文化生活中;五是積極建立部門協同機制,引導用工企業、文化企業、民間公益性組織等各類社會力量參與農民工文化建設,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農民工文化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