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公益資源如何儘快互通有無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7日 1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2月3日,企業白領、高校團幹部、政府公務員、民間公益組織代表、志願者150多人濟濟一堂,在團四川省委的&&下,參加一場前所未有的聚會。

  這場聚會名為“四川志願服務公益資源交流會”。引人注意的是,參會的人員不僅有跟黨政部門、群團組織頻繁合作的高校和社團志願者,也有一些在民間自由開展活動的公益組織代表。有的參會組織甚至沒有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而會場上就坐著四川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的官員。經過團組織的牽線搭橋,他們坐到了一起,這樣的聚會以前還沒有過。

  主辦方工作人員曾擔心,參會代表成分複雜,討論的場面會不會失控?不過,熱烈的討論之後,各方找到了不少合作機會,分頭討論的四個小組達成共識,期待團組織&&,為公益組織、企業、高校、社區搭建一個公益資源的共享平臺。

  “如果出資方和實施方有更多的相互了解,錢會用得更好”

  在小組討論中,瀘州酒城義工志願服務隊負責人龍群霞的發言,引起了不少志願者的共鳴。自去年2月成立以來,酒城義工志願服務隊每月都有好幾次志願服務活動,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志願者自掏腰包拼湊,二是搞點副業——義賣河燈。遺憾的是,因為河燈污染水源,義賣活動被政府叫停。

  光靠志願者自掏腰包,志願活動難以為繼。從今年起,服務隊的志願活動已經改為每個月一次。龍群霞坦言,這次來參會,希望能夠尋求一些渠道,獲得企業或基金會的資金幫助以及政府的支持。

  同樣為錢的問題而發愁的還有四川大學高分子學院輔導員朱紅。朱紅的學生都是志願服務的熱心參與者,很多班級都有志願服務小分隊。朱紅説,以前她曾想組織志願者參加紅十字會的急救培訓,提高志願者的專業服務技能,可是每人100多元的培訓費用讓她望而卻步。又比如,為志願者購買保險,即便每人20元的費用,對學校的志願服務隊來説也是不少的開支。

  同組的成都天府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品牌經理劉果接過了朱紅的話匣子。站在企業的角度,劉果認為,企業不是不願意為志願者組織提供資金支持,而是在資金的使用、監管方面有顧慮。

  劉果所在的公司注重通過公益行動來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512”汶川地震後,該公司第一時間發起捐款,後又撥出經費組織員工關愛災區兒童。公司也嘗試與一些志願者組織合作,由公司提供經費,支持志願者組織實施特定的公益項目。

  不過,有錢也不是隨便花的。企業希望能找到合適的志願者團隊來實施項目,把有限的資金髮揮出最大的效用。在與一個名氣挺大的志願者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劉果發現,這個團隊的組織太散了,“只有領頭的一個人在做事,其他10多人卻不知道在忙什麼”。

  劉果表示,志願者組織一定要有組織、有紀律,要體現成熟的一面,這樣企業才肯花錢支持。

  除了企業,基金會代表也表達了花錢支持公益項目的憂慮。中國扶貧基金會每年會向一些NGO(非政府組織)提供一定的基金支持,不過,該基金會青少年項目官員米志敬説,基金會與NGO之間缺乏相互了解,是他們在資助項目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普遍難題。

  “如果出資方和實施方有更多的相互了解,錢會用得更好。”米志敬建議,在網絡上建設一個信息發佈平臺,同時定期舉辦交流活動,幫助大家更好地互取所需。

  “這麼多註冊的、沒註冊的NGO願意與團組織坐在一起交流,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事實上,需要互通有無的不僅僅是錢,還有各種各樣的志願服務資源。許多代表互訴苦衷:有的志願者組織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服務項目,有的機構有好項目卻沒有合適的團隊來實施,有的企業手握公益項目資金卻找不到合適的團隊來做……討論中,不斷有人起身跟同組人員索要聯絡方式,因為他們找到了合作的機會。

  走進會場的時候,成都市青羊區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劉曉發現,來開會的絕大部分人都不認識。於是,小組討論的時候,他詳細介紹了所在機構的工作。青羊區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所實施的微軟社區學習中心、蘇格蘭皇家銀行小額信貸等項目,為進城務工青年等群體提供了學習和創業的公益平臺,其中的小額信貸項目在享受補貼後可實現零利率貸款。

  作為團青羊區委主管的民辦非企業單位,該中心所實施的公益項目需要招募志願者來實施。劉曉認為這樣的交流會很有必要,他的項目需要志願者,志願者也找到了奉獻愛心的平臺。

  和劉曉一樣,同一會議小組的于濤也希望物色到志同道合的志願者。他舉著成都西部老年聯合會的海報來回向同組人員展示,希望借此讓大家記住他的團隊。

  成都西部老年聯合會專注于服務老年人的志願服務行動,為養老機構和社區的老人提供一對一日托服務。他們還創辦了一個“時間銀行”網站,以積分的形式記錄志願者的服務時間。

  于濤一直希望有商家或其他機構配合,把志願者存在“時間銀行”的積分用起來,比如用於購物消費,以此來回報和激勵志願者。儘管于濤在會上沒有直接找到把願望變成現實的機會,但他覺得,“如果這樣的交流活動能一直延續下去,對我們和其他機構的交流與合作肯定有幫助”。

  搭臺者沒有唱主角。在團組織籌辦的這次交流會上,發言更多的不是團組織工作人員,而是參會的志願者組織代表,原因是交流會滿足了很多志願者組織互通有無、深入交流的迫切願望。在總結環節,主持人介紹各組討論成果,話音剛落,台下就有人大喊:留下電話。還有人公開倡議,團省委建一個QQ群,把參會代表全部加進去,方便以後交流。

  團四川省委志願者工作部負責人説,志願服務公共資源如何融合,一直是個很頭疼的問題,這是團省委第一次嘗試開這樣的交流會。剛開始預計60人參會,經過志願者口口相傳,最終有150多人前來參加。

  團四川省委副書記周鍵表示,在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轉型的背景下,志願服務逐步由傳統“學雷鋒”式的奉獻行為向現代社會志願服務行為轉變,由單純青年群體參與、黨團組織推動向全民參與、多元發展轉變,志願者組織正成為溝通黨政與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和推動社會進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也不乏供求信息和公眾參與渠道不暢等問題。團省委希望通過搭建社會各界長期性溝通交流、互助合作平臺,激活並共享信息、項目、資金、人力等各方面公益資源,有力推動服務與需求的有效對接。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郭虹指出,如今,怎樣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前提下,做好“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是我國志願服務工作面臨的課題。“這麼多註冊的、沒註冊的NGO願意與團組織坐在一起交流,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