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北京西城悅群社工事務所“出殼”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6日 14: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訊 (記者 杜志瑩) 最近,北京市西城區悅群社會工作事務所(以下簡稱“悅群”)經過一年的孵化,順利出殼,正忙著在月壇街道成立一個心理諮詢所。

  “經過一年的孵化,悅群社工事務所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過去的一年孵化當中,不論從個人能力還是機構能力上,悅群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悅群社工事務所總幹事郭昊告訴記者。

  從2009年剛成立時的窘迫,到目前機構走上正軌,北京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公益孵化器項目帶給悅群的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幫助,而是提升機構能力,挖掘了機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截至目前,北京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已經成功孵化9個公益組織,在這9家組織中,有兩家已經成功註冊民非,一家正在註冊當中。“經過孵化,在這九家組織當中,70%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北京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項目主管黃鋰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找到競爭力

  郭昊畢業于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文法學院社會工作係,屬於社工“科班”出身。2009年7月,在學校和月壇街道以及西城社工委的支持下,創立了悅群社工事務所。

  郭昊説,悅群在短短三個月內就拿到了法人身份,能夠這麼快拿到法人身份,並不是因為這個機構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外部環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時,月壇街道和西城社工委非常支持郭昊和她的同學成立社工事務所,月壇街道主動擔任其主管單位。

  機構成立之後,郭昊對於機構的發展戰略並不是很明確,對於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還是比較模糊。她只知道,要踏踏實實埋頭做事。

  註冊兩個月之後,經過前期考察,悅群進入了北京恩派公益組織孵化器,“在進入孵化器之前,我們主要想的是做青少年的服務,以及高危人群的服務工作。”郭昊説,“在進入孵化器之後,我們對於服務對象慢慢更加明確了,作為剛剛畢業的學生我們也沒有相關的經驗,那麼恩派就指導我們如何做機構的戰略規劃,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孵化的過程中,悅群社工事務所承擔了西城區月壇街道轄區的中小學駐校社工項目和西城區精神殘疾人員工作坊的助殘項目等。

  “應該説,孵化的這一年,對於機構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個人能力、機構能力、資源平臺得到很大的提升。”郭昊表示。

  黃鋰説,經過孵化,機構在整個戰略方向上更加明確,在申請項目時能夠提供自己的競爭優勢,發揮特長,逐漸把自己的工作模式總結出來,並運用工作模式規範自己的項目運作,這是機構經過孵化得到提升的地方。

  而在應用資源方面,“由於機構明晰的定位,悅群社工事務所從社區的需求出發,依據需求設定出切實解決社區問題的項目,吸引到更多的資源來投入。另外一家西城區的仁助社工事務所,它的方向是通過社工的手段去解決青少年的心靈健康成長,非常有針對性,還吸引了新街口街道購買他們的服務,而不僅僅局限于西城區社工委發佈的項目,逐漸的形成資源多元化。”

也曾遭遇生存危機

  悅群成立之後,郭昊和她的機構也曾陷入過生存危機。成立社工事務所需要註冊資金3萬元,其中1.8萬元是郭昊上大學時打工掙的,另一部分是父母支援的。她們所承辦的第一個項目是駐校社工,就是通過專業知識,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的問題。從去年9月到今年1月,郭昊和她的同事都沒有任何收入。

  “儘管當時沒有工資,但是我們還是堅持做下去,如果你不做事情,不體現你的價值,你就更得不到大家的認同,沒有公信力,誰購買你的服務。”郭昊説。

  熬過了一段艱苦的時間,西城區領導對她們的成果十分滿意,社工委開始出資解決社工的工資問題。據了解,現在的幾個長期項目都是西城區社工委出資購買悅群的社工服務,如駐校社工、助殘、高危人群救助等。

  “能力建設其實是最重要的,只有人的能力提升了,機構的能力才能獲得提升。”郭昊説。悅群在孵化的過程中,恩派不僅僅提供授課的方式提升對方的能力,還提供管理諮詢,“這裡包括一些能力建設培訓,一年安排十二期的能力建設培訓,日常的管理諮詢,即將出殼時給他們做中期的成長評估,給予戰略規劃的輔導。”黃鋰説。

  公益孵化器模式由恩派(NPI)于2006年設計成型,旨在為初創期民間公益組織提供關鍵性支持,公益孵化器應用“社會力量興辦、政府政策支持、專業團隊管理、社會公眾監督、公益組織受益”的模式。現在公益孵化器業務模式已經從上海擴展到北京、成都和深圳。

  公益孵化器項目為初創期公益組織提供的關鍵性的支持包括:辦公場地、辦公設備、能力建設、小額補貼、註冊協助等,為被孵化機構提供專業的指導,讓優秀的項目贏得時間和機會去成長,探索自己獨立發展的道路。

  經過一年的孵化,郭昊對於機構的發展有了一個整體的思路。“就像蓋房子一樣,房子的機構、如何搭建、刷什麼樣的漆、房子內部應該怎麼佈置等等慢慢地都明晰了。”  

孵化器協助註冊

  要進入恩派社會組織孵化器,恩派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機構成立不足三年,規模比較小,工作人員三人左右,一定要在孵化器裏辦公一年等等。“如果有辦公場所,我們認為他比較成熟了。不算特別困難的機構。”黃鋰説。此次孵化出殼的另一家機構仁助社工事務所在今年六、七月才找到自己的辦公場所。

  除了硬性條件,最重要的考量機構的公益性,即是否是公益性的組織。“我們有一些評估指標,通過三到六個月的考察期,持續考察他們的項目和活動,對相關的利益群體訪談,根據指標作個判定。”黃鋰説。另外,對於沒有註冊的機構申請到的資金,孵化器會提供財務託管。“不然,財務管理會有問題。”

  北京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成立於2009年7月,目前已經有9家機構成功孵化出殼,有兩家工商註冊,兩家在大的基金會成立了專項基金,還有兩家沒有註冊。“西城的三家機構中,有兩家已經成功註冊,還有一家正在籌備註冊當中。”黃鋰説,“西城區的三家機構更貼近社區,政府這邊更關注,有幾個組織的服務領域不在社區,這很難找到主管。”

  經過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孵化,目前從NPI出來的機構發展得都還不錯,“程度會不一樣,有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有的不是很快。但是據我所知,9家機構當中有70%是快速發展的階段。”

  恩派孵化器項目為社會組織提供的幫助之一是協助註冊,但是是否能成功註冊這還要看機構本身的意願。

  “有些機構在全國性的、比較大範圍內活動,他的在地性更廣闊,因此尋找主管部門比較困難。不像西城的幾家機構是立足社區的,可以直接在區裏找主管。而全國範圍內的活動的機構,如果在北京註冊,外地的活動就要放棄了,非營利組織的註冊有個在地性。”黃鋰説。

  對此,恩派只是提供一些協助,對於是否註冊更多是機構自己考慮的事情。“我們盡可能提供幫助,因為註冊牽扯到很多方面,不是恩派自己能夠左右的,我們可以建議組織在哪註冊,疏通綠色通道,但他們也許並不希望在這個範圍註冊,這還要看組織自身的意願。”

  今年北京恩派社會組織孵化器經過公開招募,已經有四十多家機構報名,目前已經完成了初篩,“依據我們的能力,每年孵化入殼的機構定在六家左右,因為這還要看我們能籌集到的場地和經費以及我們自己的能量。”黃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