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2日 12: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11月10日,這是一家特殊的網站:賣家“出售”自己的困難,買家通過捐贈行善“購買困難”幫助賣家,一切猶如淘寶C2C。近日記者走訪了位於總部浙江金華的慈善網站施樂會。
“能不能讓捐助人和受助人通過網絡找到對方,就像買家和賣家網購一樣?”2007年,浙江一家互聯網企業在經歷幾次善事後覺得做好事也是一件挺累的事,捐助人怕受助人是騙子,沒有網銀還要到銀行匯款;而受助人往往地處偏遠,很難把信息傳遞到位,於是這家企業老總自然而然想到了萬能的互聯網。
2007年,在這一家不願意曝光的企業資助下,慈善網站施樂會在浙江金華誕生。截止2010年10月,施樂會捐款次數超過214932次,受助近1500人,累計捐款總額超過300萬元。
記者登陸施樂會主頁,題頭顯要位置標注:確保每筆善款公開!透明!直接!即時!全額!到達受助人手中。
在主頁中,記者注意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助信息,遼寧尿毒症青年楊聖賢祈求透析費一萬元,湖北一個白血病女童覃鳳菊的呼喚五萬元,請幫幫農村貧困學生----甘肅何鳳慶等等。
施樂會工作人員方路告訴記者,施樂會流程和C2C網購基本一致,捐助人如買家,求助人如賣家,都需要開設和銀行卡挂鉤的賬號,其後經過審核後求助人在網站發佈求助信息,內容多為扶幼、求學、助醫、安老、助殘、救災等,最高求助限額為5萬元並設定捐贈期限,捐助人可以根據網絡公佈的信息通過網銀或者支付寶進行慈善捐款,一旦達到求助額或期限即結束募捐,所有捐款將根據求助者需要在第一時間全額打入其賬號。
“這是典型的互聯網應用”,中國互聯網知名觀察家方興東認為,互聯網電子商務最大功能就是解決信息不對稱,讓買家和賣家能跨越時空以最低成本溝通促成交易。
但求助者是不是騙子?施樂會工作人員認為這是大多數捐助者都會考慮的問題。所以求助者需要在施樂會網站公佈個人身份信息,而這個信息在其開設賬號時候經過了銀行核對;其次助醫信息需要具體醫院、醫生姓名電話,以及病人所在地村委會社區證明和聯絡人電話;助學信息需要所在學校提供證明和教師姓名電話,而且施樂會工作人員除了核查求助者提供信息外,還會通過114電話查號臺進行電話核查,同時施樂會通過在全國各地的志願者進行上門核查。只有多個渠道核查一致的信息才會在施樂會網站公佈。
“通過互聯網核查信息非常有效而且成本最低”, 施樂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有信息都在網上公佈,這種公開、透明是其他慈善渠道有時候很難實現的。
捐款是不是都能到達求助者?
施樂會工作人員透露很多做善事的網友都很關心善款會不會被侵佔,一位網友曾經給施樂會發帖:我很想捐款,但我只怕我的錢變成豪車的一個輪胎。
記者也了解到,目前不少慈善機構從捐款中抽頭作為工作經費,部分基金會最高甚至有50%的抽頭。
施樂會工作人員方路透露所有善款都將匯給求助者,都保留有銀行匯款截圖。
“100%”,方路對此很自傲:每一筆善款,100%到達受助人手中。
而不抽頭的施樂會如何運作?據記者了解,一家不願意曝光的企業每年為施樂會提供十萬左右運營經費。
在目前施樂會求助者中,記者注意到求醫為大多數。方路告訴記者,農村醫療保障目前大多數只能報銷40%醫療費,所以不少求助者因為高昂的醫療費而陷入困境。而大多數求助者來自中西部落後地區。
記者在施樂會網站看到9月10日發佈的一條求助信:湖南省保靖縣葫蘆鎮大岩村6歲苗族女孩石亞萍腹部腫大,急需診治,請求援助。10月13日2322元善款匯到了女孩父親石正義的賬號,而這筆2322元的捐款,是施樂會會員88次捐助而成。
“我們希望慈善是小額而持續”, 方路覺得慈善不應該是一種負擔。記者也注意到,在施樂會11月8日的捐款排行榜上,大多數愛心會員捐款額為一元。
而一位目前在台灣、網名為“王克俊”施樂會愛心會員即是“小額持續慈善”的典型,他從今年3月起每天登陸施樂會網站,每天捐贈100多元,而且這100元多分別捐贈給100多個求助者,每人一元。至今已經捐贈3萬多元。
而一位網名“山下蘭芽”的愛心會員則在一天之內通過施樂會捐贈了138000元,他透露自己是上海人,上有老下有小,他把自己最近收入的一部分捐了出去。
“捐款最多的是上海、廣東、北京人”。 方路告訴記者,從捐助傾向分析,施樂會大多數愛心會員傾向於向求學困難者提供幫助。
記者在施樂會網站上也看到,募捐最成功的主題也是求學。對於困難家庭的助學補貼,小學生為600元一年,中學生為1200元,大學為3000元。陜西省漢中農村中學生徐志剛媽媽智障,爸爸臥床不起,爺爺87歲,是村裏最貧困的家庭,施樂會會員通過16次捐助為其募集了800元助學金。甘肅古浪縣橫樑鄉橫樑村袁娟倩也得到施樂會會員30次捐助1103元的助學金。
記者發現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合作,開發網上募捐程序。希望工程等慈善組織也大多開展了網上募捐網上支付。但其提供的捐贈大多為項目式,如甘肅舟曲泥石流、2010年水災捐款等等,並且捐贈款項不是直接到位,像施樂會這樣的C2C慈善還是頗為少見。
“讓做好事變得簡單。”中國互聯網知名觀察家方興東認為大多數網民都有行善的愛心,這種C2C慈善對於網民而言會比傳統模式更加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