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中國不缺捐錢的人關鍵是錢怎麼用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8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與中國富豪的“巴比盛宴”已于9月29日晚舉行,這場傳説中的“捐款鴻門宴”短暫的光環和神秘過後,真正留下的是給中國公益事業提出的大問號。近一個月來引發的媒體討論、社會思考,已遠遠超出了富豪們的飯桌。

  就此,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了我國倡導社會創新及新公益理念的知名公益慈善機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理事長王平女士。

  “長期以來炒得最熱的是中國富翁有誰會捐錢,但是實際中國現在並不缺捐錢的人。我們最該關心的是——每次捐了那麼多錢之後,是怎麼用的?要怎麼用?”王平説。

  “現在很多募捐沒達到被捐助者利益的最大化”

  從“巴比盛宴”這個塔尖往下看,是中國民間財富的高速聚集形成的巨大金字塔。而這些財富正從塔尖流向公益領域。

  2009年首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上,發佈的《2008年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報告》告訴人們,中國民間慈善的資金規模,已在不知不覺間超過了老牌的公募基金會“老大哥”。

  截至2008年年底,在民政部登記的共39家非公募基金會,平均原始資金規模達到3905萬元。而82家公募基金會的平均原始資金僅為1666萬元,不及前者的一半。業界有觀點認為,中國慈善事業最大的困擾在於,很多富人願意從事慈善,值得相信的、運行成熟的NGO卻還很少。這也是對“巴比慈善晚宴”的一大質疑。

  對此,王平認為:“2004年以來我國才開始有非公募基金會,發展時間還非常短,還很不成熟。所以我很理解‘在中國做慈善晚宴條件不成熟’的觀點。我們企業家願意捐、準備捐,可是不知道往哪捐才好。”

  除一些公益機構的效率、可信度被詬病外,社會公眾已逐漸對“傳統公益捐款到底有沒有效”産生了質疑。王平提出,現在很多慈善募捐,並沒有達到被捐助者利益的最大化。“比如簡單地發給他2000元,人可能會形成惰性和尊嚴的喪失,工作能力衰退,又會在原地等下一個2000元,變成‘等、靠、要’。第二,自上而下的‘施捨’也會給被捐助者貼上‘弱勢地位’的標簽,反而可能引發仇富等心理。”

  “這至少説明,簡單的捐贈不一定産出好的社會效益,需要重新思考公益的目標定位和手段機制的創新。我們要讓被捐助者獨立地成長起來,形成公益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不能只是簡單的散財、填窟窿。”

  “但我們不能就此坐等公益機構慢慢成長,全社會都需要行動。”王平説,“由此,友成提出了‘新公益’的理念。”

  “新公益”不再是“捐贈”和“救助”

  王平認為,在現階段的“新公益”,至少應該包括七方面:倡導新理念、開拓新領域、發現新動力、整合新平臺、嘗試新方法、採納新技術、成就新人才。

  首先是“倡導新理念”。典型的例子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孟加拉鄉村銀行創始人尤努斯,他開創了針對貧低收入人群發放小額貸款的模式。他的銀行依靠“聯保貸款”模式,在貸款人沒有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情況下,創下了高達98%的平均償還率。

  “尤努斯成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大批窮人脫貧,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改變了窮人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賦予了他們改變自己的信心和能力。”王平説,“尤努斯本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社會企業家是如何使用金融家的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

  “友成所倡導的三個理念是:強調精神扶貧與物質扶貧的並舉,強調天人合一的系統性發展和減貧方法,強調愛心傳遞是永恒的慈善主題。”

  對於“開拓新領域”,王平解釋,開拓新領域不僅指對公益領域的拓展,也包括在救災、教育等傳統公益領域創新型的開展工作。“比如以前救災,政府是高度組織性的,民間參與卻是被動、無序的。而目前友成基金會的救災備災管理中心,在汶川地震、玉樹震後救災中提前建立物流渠道,建立系統的現場救援預備和災後重建的

  今年夏天,友成基金會剛在上海舉行了一場“新公益嘉年華”。“讓企業家看到原來他們不放心的草根公益組織,實際上有多少創造力、可信度,才能推動企業家熱心捐助。我們搭起的平臺,是要努力去彌合上遊的慈善家、下游的NGO之間的縫隙。”王平如是説。

  作為國內最早關注並研究社會企業的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是最早支持和推動“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項目在中國的試點和推廣的基金會,繼試點階段後,2009年又投入100萬元,設立“友成社會創新獎”用於對獎勵扶持創新的公益商業計劃,還為其提供管理、培訓等支持。

  獲友成“優秀社會企業獎”最高獎金額度的高向軍,長期以來在國家級貧困縣儀隴縣開展扶貧小額信貸項目,多年逐步探索建立了組織服務體系、服務品種,幫助農村中低收入農戶有尊嚴地發展,並獲得了友成25萬元資助。

  另一名獲獎者崔濤設計的是殘疾人就業項目——“閒置服裝再設計及再銷售”。他充分利用殘疾人特點——手藝強,相對於常人流動性小並且更加專注于工作的特點,讓他們能充分體現個體價值、以正常方式、而不是靠“捐贈”或“救助”參與社會就業。

  “社會企業家要兼具企業家創新精神、社會公益精神,我們重視的是這樣的領袖個體在中國的影響力。”王平説。

  社會組織發展也需“摸著石頭過河”

  不直接捐錢給窮人,卻培養、資助新一代年輕公益人,這一趨勢正成為中國慈善界的一股新風。

  同屬於非公募基金會的南都公益基金會在今年發起了一個青年人投身公益的支持項目“銀杏夥伴成長計劃”,向全國各地招募“20~40歲有兩年以上公益實踐並準備繼續投身公益事業的年輕人”,連續3年給予其每年10萬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和資金,並引導他們制定和實施3年的事業計劃。

  事實上,在近年來,越來越多優秀的年輕人投身公益行業,但在中國的公益行業還在起步階段的大背景下,他們往往很快就面臨窘境,他們缺乏啟動公益事業時的基本生活保障,與此同時,面對巨大的公益需求和工作中的挑戰與壓力,他們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從事的行業得不到親友和社會的認可。

  而目前中國的絕大部分公益機構,還是主要資助一個個項目,很少有針對公益人士個人成長的計劃。“如果缺乏這些支持,這些年輕人在公益道路上將舉步維艱,難以發展。”銀杏項目負責人説。

  與任何招聘截然不同,該項目的考核條件不是專業領域、學歷、身體狀況等因素。而是要讓申請的年輕人要證明自己“有信念”,“有強烈使命感、講原則、有責任心、樂於默默無聞地做事”,“有潛力”,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等。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認為,“新公益”的理念是現代社會成熟的標誌。

  “塑造一種以承擔社會責任為主要目標的企業,在探索的道路上,友成並不是孤獨的。有許許多多的人們,包括我和我們,都在支持他們。”范小建説。

  王平説:“創新從來都需要承擔風險的勇氣,特別是社會創新更需要為社會進步承擔舍我其誰的責任與魄力,就像當年中國從開辦經濟特區入手,通過實驗和試點,摸著石頭找到了中國經濟發展之路。今天,我們在社會領域的發展當中,是否也需要社會發展的特區和實驗呢?”

  “我們正在從事的不僅僅是一項公益事業,其實是一場社會實驗,我們願意和致力於將自身打造成為一個跨界合作的社會創新的實驗室,成為‘新公益’的探索者、倡導者、支持者、催化者和合作者,推動中國社會創新的發展。”王平説。(本報記者 莊慶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