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5日 09: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9月22日,是中國第4個城市無車日。這天一早,400位志願者騎自行車圍繞浐灞世園會會址舉行了大規模的巡遊活動,這樣的綠色騎行活動在西安已是第4次舉辦,而連續4年組織這項活動的是一個名為“陜西省西部發展基金會”的組織。他們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又在做些什麼樣的事情?9月下旬,記者走近這個基金會的成員們,和他們一同分享公益道路上的酸甜苦辣。
名頭很大的“草根”組織
走進陜西省西部發展基金會位於高新區某寫字樓的辦公地點,記者看到的是一個大約150多平方米的套間,每間屋子裏都擺放著一兩張辦公桌,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墻面的日曆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小字條,上面記錄著每天的工作安排。雖然總體面積並不大,但整個屋子的佈局很是溫馨,頗有幾分“家的感覺”。
基金會秘書長黃榕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機構性質和歷史淵源,她説,陜西省西部發展基金會原名為“陜西省改革開放基金會”,原本隸屬於陜西省體制改革辦公室。2004年,隨著國家機構改革和《基金會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他們逐漸從政府部門中分割出來,成為了一家經民政部門登記註冊,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非營利性地方性公募基金會,其上級主管單位為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黃秘書長説,他們的主要工作範圍,是通過籌資和倡導活動來推動更清潔的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建設;通過籌資和倡導活動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同時以推動志願服務發展為工作主線,致力於動員人力物力等社會資源推動公益項目的開展。“也就是説,志願者是我們機構的核心,推動志願服務發展是我們的戰略,環保和弱勢群體幫扶是我們的工作領域。”近幾年裏,他們策劃並執行了包括“保護秦嶺山脈”公益行動、“酷中國”全民低碳社區、童心迎世園、千人健康騎行、幫助殘障人士的“彩虹行動”等一系列公益活動。雖然接觸的領域很廣,範圍也越來越大,但西部發展基金會的機構其實很小,工作人員也很少。黃秘書長告訴記者,乍一聽起“西部發展基金會”的名字,大多數人難免會聯想起“紅十字基金會”、“慈善協會”等規模龐大、構架完整的公益組織來,並將它與這些大型的機構畫上等號。“事實上我們就是一個民間的‘草根’組織。2004年轉型時,基金會只有4位工作人員,發展到現在,常駐工作人員也只有8位,其中一位還是來自英國的志願者。幾乎每個人都是身兼數職,在一間不到200平方米的辦公室裏,為公益事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為需要幫助的人做點什麼”
在西部發展基金會採訪時,正是無車日誌願者騎行活動的最後準備階段,記者注意到,在採訪的2個小時裏,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在不斷給每位準備騎行的志願者打電話,確認他們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以便為他們購買保險,同時提醒他們到達時間和行車路線等。基金會項目部部長王冰告訴記者,22日活動的開始時間是早上9點,所有工作人員早上7點半就必須到達活動地點——浐灞商務中心。由於基金會的資金有限,沒有公用車輛,因此,工作人員全部自己乘坐公共汽車,早上6點就要從家裏出發,但沒有任何人有絲毫怨言。當記者問起這一切是否值得時,王冰的回答很快,而且異常堅定:“我覺得值!”她説,自己原本並不從事相關的職業,2006年底,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她成為了基金會的志願者。“最初只是幫忙的性質,以志願者的身份幫助基金會策劃組織活動,幹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越來越覺得自己離不開這裡了。”於是,王冰加入了基金會,成為了這個公益組織的一員。她告訴記者,雖然工作很辛苦,薪酬也並不高,但他們收穫了很多東西:“公益事業讓我收穫了友誼,也看到了人們身上很多美好的東西。這一切和工作的一點點辛苦比起來,非常值得。”
在採訪中,王冰向記者講述了從事公益活動幾年以來,一次讓她印象十分深刻的活動經歷:2007年,基金會組織了來自西部地區12個省份的30位智障孩子,去上海觀看第十二屆世界夏季特奧運動會。特奧會開幕當天,作為隨隊工作人員的王冰,和孩子們一起坐在會場的觀眾席上。“我們和胡總書記坐在同一個看臺,當中國代表隊的運動員走入會場時,孩子們都紛紛站起身,揮舞起手中的小旗,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他們興奮的表情。”王冰説,雖然這些孩子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殘疾,但是當國歌響起、國旗升起的時候,他們也會激動不已。那些天裏,孩子們每天挂在嘴邊的都是特奧會的口號“你行,我也行”。“那時我才覺得,這些孩子們有自己的感覺和思想,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她坦言,自己被這些孩子們感動了,也正是因為這些感動,才讓她更加堅定不移地繼續公益之路。“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很有限,但如果能夠聚集起更多人的力量,就能改變更多人的生活環境,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事情。”
“志願者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談起西部發展基金會6年來的發展道路,王冰坦言,一路走來,他們離不開闔作夥伴、企業和志願者的支持。2004年的轉型雖然讓公益組織更好地發揮了職能,但也讓他們的處境變得異常艱難:“大家都沒有受過相關專業知識的教育,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基金會,什麼是民間組織,沒有人知道應該從哪募款、如何募款。”一群充滿熱情的人憑著自己的想象,就開始組織起公益活動。由於人員有限,又沒有專業的策劃能力,組織活動時他們常常會走不少彎路,這時,志願者就成為了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我們的志願者很難統計具體數量,一些小型活動中,或許只有一兩名志願者幫助我們協調工作;而一旦組織一些大型活動,就可能會有幾十名甚至幾百名志願者參與進來。他們通過不同的渠道加入了我們的數據庫,平時分散在各自的工作或學習崗位上,有活動需要時則參與進來。他們不但滿腔熱情,而且擁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專業技能和資源,能給予我們很多幫助。”
楊東是西安市高新區某品牌傳播公司的經理,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結識了西部發展基金會。他告訴記者,觸動他的,是基金會的一句宣傳語:“每個人貢獻一點力量,就能改變地球。”於是,他開始幫助基金會組織公益活動。聽説基金會沒有做項目方案的專業人員,他就帶著自己的公司包攬了所有的項目方案,還帶動公司員工和客戶一起加入到公益活動中來,投入了許多資金和精力,卻從不求回報。他説:“最初我只是公益活動的參與者,我加入其中並從中得到了很多快樂;而現在,我越來越將自己看做了公益活動的一部分,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
公益之路需要合力推進
在採訪中,無論是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或是志願者,都向記者談到了一些公益組織不可避免的問題。楊東告訴記者,隨著自己對公益組織的深入了解,他漸漸意識到,缺少專業人才、公關能力、推廣能力和知名度,是大多數民間公益組織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西安有很多小型的公益組織,他們往往渠道不暢、能量有限,和企業之間沒有找到一條共同發展的道路。企業聽到‘公益活動’時,第一反應往往是‘捐款’,於是就會本能地反感或回避,而事實上,公益並不是施捨,如果能將這些小組織‘串聯’起來,將‘草根’變成‘正規軍’,形成合力,加之有效的宣傳和推廣,在企業、公益組織、政府部門、新聞媒體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就能通過公益活動,讓企業和公益組織得到雙贏,也能使公益持續循環,形成一種發展的良態。”
與此同時,基金會秘書長黃榕也向記者坦言,中國公益事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公民的捐贈意識剛剛甦醒,捐贈渠道也沒有建立完善,公益組織自身的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尚須時日,這些都是制約公益組織發展壯大的重要問題。“人們對於公益組織的認識不足、信任感不夠,公益意識的培育也剛剛開始。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開始,中國公民的捐贈意識開始覺醒並迅速發展,然而,這種意識還主要停留在大災大難時的衝動捐贈,而沒有形成常態。”黃秘書長説,事實上,公益並不僅僅是指災難來臨時的捐贈,而是隨時隨地作為一個公民所擁有的“公民意識”。“環境問題、弱勢群體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可以發揮一個公民的作用,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看到問題、發現問題、願意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這種‘公民意識’的形成,才是公益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的重要表現。而在這種意識的養成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黃秘書長告訴記者,基金會正在與國內和國際的合作夥伴一起籌劃一個地方性的志願者中心,建成之後,將集志願服務宣傳倡導、志願者數據庫管理、志願服務崗位和項目開發、志願服務能力建設和培訓于一身,成為西安志願者活動的平臺。她説,希望該中心的建成和發展,能給人們提供一個做志願者、加入公益活動的便利途徑,讓更多的人為公益事業盡一己之力。
短 評
“公益意識”亟須培養
在我們身邊,民眾的社會公益意識還是相當淡薄的,這已成為制約民間公益組織和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促進廣大民眾對公益的認知、了解、接受、讚譽並付諸行動,使國民牢固樹立公益價值觀,使公益行動從少數人偶然的善行發展到絕大多數國民的道德自覺,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析民眾公益意識較低的一個很重要原因,那就是計劃經濟時代烙下的印痕,一切都是由國家包起來的,個人和企業不必承擔公益方面的義務或責任。而現在市場經濟的狀態下,一方面貧困的人群需要得到他人的資助;另一方面,有能力、同時也有意資助他人的人越來越多,在這種形勢下,社會需要更多的公益組織來幫助他們實現這種雙向的需求。從宏觀的角度看,我們的公益性組織發展還很不夠,民眾的公益意識也還要大大加強。
陜西省西部發展基金會堪稱是先行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呼喚一種社會的和諧和關愛,在呼喚全社會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關注弱勢群體……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感召力已經吸引眾多的志願者加入“公益”大軍,而且呈上升的趨勢。
呼喚民眾的“公益意識”需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現在就做、從我做起、形成常態,這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