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調查顯示:中國開始公益休閒時代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3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009年7月17日,“多背一公斤”公益遊走進張家界慈利縣金岩鄉樂元小學

  過半受訪者從事過將公益和休閒結合在一起的活動

  今年9月,《小康》雜誌社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室,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國民休閒方式調查”。樣本的東、中、西部分佈為:34.3%、32.9%、32.8%。採用統計學誤差估計公式進行估算,本次調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將估計誤差控制在3.2%。

  9成受訪者願意“公益休閒”

  調查結果顯示,過半受訪者從事過將“公益”和“休閒”結合在一起的活動,比如在戶外活動或旅遊中自帶垃圾袋,順便收集沿途的廢棄物,照料在路邊受傷的小動物,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或者在週末的時候做義工,以志願者的形式從事休閒活動,等等。這種新的兼具“休閒性”和“公益性”的休閒方式引人關注。表示願意從事此類公益休閒活動的受訪者,達到九成。

  調查發現,人們對休閒的理解日趨多維和豐富。絕大多數人把休閒認為是“閒暇時間主動讓身心愉悅的一種行為和狀態”,這個比例佔到九成以上,只把休閒等同於“休息”或“玩”的很少。

  環保、捐助、慈善、扶貧、愛動物、愛植物……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城市裏的年輕人,開始在閒暇時間通過做公益活動,從而使自己獲得一種身心愉悅的感受。這個比例達到了受訪者總數的57.6%。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大二學生鄭馨竺就不止一次參加過這類活動。今年4月,她參加了一次由中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組織的在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撿垃圾的活動。“在玩中學,在玩中做公益。”早上抵達森林公園,先聽林場的工作人員講解山上的植物知識,然後一隊人馬沿著沙石路,一邊欣賞自然風光,一邊撿拾路上的垃圾。

  “沒覺得累,公園的環境特別美。”鄭馨竺沿著一個直立起來的木梯,爬上了一座小山,看見長城就在不遠處,“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

  “做完一天志願者,跟上一天網回來,晚上躺在床上的感覺很不一樣。”鄭馨竺説,上大學以來,她一直都在尋找一種理想的大學生活,做了志願者之後,她體會到了行動接近目標的喜悅。“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是,在圖書館找喜歡的書看,參加志願者活動,增加閱歷,生活多姿多彩。”

  公益+休閒世界流行

  其實在世界範圍內,公益休閒並不算是一個新鮮玩意兒。中國知名休閒學研究者馬惠娣發現,以志願者的形式進行休閒消費,自19世紀中末期以來就在西方國家很流行。“志願者活動是美國人休閒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目前在歐美,很多人熱衷於公益旅遊,去享受旅遊和公益的雙重快樂,比如到非洲做幼獅保護工作,到雨林保護樹木,到印度當社區義工,到越南照顧老人、收集戰後遺雷資料等等,更刺激的是到大海上追蹤濫捕濫殺的漁船。

  在國內,公益旅遊還沒有興盛起來,不過先行者民間組織“多背一公斤”早在6年前就開始向大眾倡導一種“隨心公益”的理念了。這個助學公益旅遊組織的發起人安豬説,公益其實很快樂、很簡單,不過是旅遊時,順便給孩子們背上幾本書,並和他們面對面交流。“助學不一定非要苦大仇深,公益旅遊應該是快樂的。”

  本次調查顯示,九成人表示願意做公益休閒活動。而公益休閒活動的五大魅力,受訪者認為是:讓人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讓人學會感恩,並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回饋社會;有意思,有意義;獲得某種人生經驗和體驗;給人以一種看世界的新角度。

  補給性和成長感

  “打牌、KTV等現代人熱衷的娛樂活動,耗神耗力,是消耗性的休閒方式,而不是補給性的。”對“自然之友”的志願者黃海瓊來説,在一個自然的環境中,閉上眼睛,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感受風,聞到花香,或者在林間空地上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我感覺得到了真正的休息和補給。”

  做環境教育志願者對黃海瓊有很大改變。她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決心改變。“過去,總覺得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但現在覺得小事情也是有價值的。哪怕你改變不了別人,自己改變了,對這個世界也是有用的。”

  對於在三味書屋做志願者的石皓偉來説,做志願者給他最大的感受,是成長感。

  三味書屋相對固定的志願者有4-5人。他們只是在週六的時候過來,服務於三味書屋講座。他們是三味書屋講座的愛好者。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性很不一樣。”在這裡,石皓偉度過了一個北漂迷茫的、沒有方向感的人生焦慮期。他説,是三味書屋幫助他找到自己,實現了一種很充實的人生狀態。

  他現在月工資4000元左右,用1000塊錢租房子,跟別人合租。但他並不忙著賺錢、娶媳婦。“我對物質方面的要求只是基礎要求。”但在精神方面,2009年,他為了了解中國,一個人背著帳篷,花了半年時間,從北京走到海南。

  “更多人找到自我,這個社會才會可愛起來。”石皓偉説。

  有人為休閒的功能分出了層次,第一層是恢復,第二是發展。休閒的發展功能歷來為研究者所重視。在發展的意義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休閒研究專家約翰凱利説,休閒應被理解為一種“成為人”的過程;中國休閒學的開拓者于光遠和馬惠娣説,休閒,其實質是關注和關懷個人生命的存在質量。

  “以欣然之態做心愛之事”,這是馬惠娣概括的休閒的意境。它可以從多種途徑達成,其中包括參加志願者活動、捐助活動、慈善活動、扶貧濟困、公益環保、愛護動物、保護樹木、社會工作等各種類型的公益活動。在一個普遍有閒的時代正在接近的時候,公益休閒的方式或許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更加友善的人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