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8日 16: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因為巴比來華,因為陳光標,因為李連杰壹基金等等事件,最近全民族都在思考公益,這是一次沒有捐贈行動的討論,我認為是一次民族慈善文化的復興。在目前中國,如何能夠推動全民公益的發展,我認為有五方面的事情需要重視:
第一,社會環境的再造 。我們的輿論應對慈善抱有寬容的心態。現在做慈善的人有一點錯誤,馬上會産生鋪天蓋地的攻擊。比如説有一個人説捐100萬,結果只捐了80萬,全社會就對他産生各種不滿,稱為詐捐門等等。我們的社會不允許做慈善的人犯錯誤,這在國際社會中是極少見的。如果我們的社會理念轉不過來型,我們還是熱熱鬧鬧地爭吵,吵完了以後依然如故。
第二,需要開發組織行動的力量。當前中國的基金會不到兩千個,而美國基金會近十萬個,沒有基金會,就等於水沒有容器。我們需要大量的各種類型的現代性慈善組織,現在可以做更多的非公募基金會,為企業做慈善提供更大的方便;也可以做更多的社區基金會,讓人在基層就能很方便地參與。
第三,需要專業化的力量。我們的社會因為多年貧困,也沒有實現工業化,對專業化很陌生,對做專業化的社會服務也很陌生。為什麼我們的離退休幹部包括高級知識分子,現在享受不到美國和歐洲普通老年人的養老服務照料?因為我們沒有專業化的護理,大到基金會、慈善組織也是如此,專業力量極缺。
第四,開發項目行動力,普及有影響力的項目。我們現在不善於開發有影響力的項目主要是缺乏細節研究,沒有從普通人的需求入手。以北京大學為例,普通大學生的衞生間裏還沒有手紙,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這説明什麼?説明我們的人文精神不足,沒有以普通學生為中心。
第五,需要拓展法律規範的力量。我們的民族文化缺乏法制的基因,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完全可以更快地學習,達成一些社會共識,讓法律更快地完善,形成體系。
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