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陳光標“高調慈善”網友支持、專家質疑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8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慈善“單兵”能否成標桿經歷考驗

  蓋茨巴菲特的慈善遊説團還沒有登陸中國,“高調慈善”代表人物陳光標近日就積極響應,發出的“離世後捐出全部財産的公開信”。一石激起千層浪,愛國者總裁馮軍等知名企業家紛紛效倣,在國內掀起“裸捐熱”。然而,陳光標的高調慈善卻引來了各方熱議,究竟在網友看來,高調慈善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陳光標式的“單兵”能否成為慈善標桿?《公益時報》與搜狐聯合開展“益調查”。

  截至9月27日15時,45.46%的網友認為“陳光標很真誠,也做過很多慈善,他的裸捐決定是認真的”;25.76%的網友選擇“有作秀的成分,但是只要能夠兌現,這樣的慈善秀做做又何妨?”對於高調慈善的利弊,84.35%的網友選擇了“利大於弊”,只有6.57%的網友認為“弊大於利”。關於裸捐的意義,61.62%的網友認為“有利於慈善宣傳,為企業家樹立了慈善標桿”。既便如此,裸捐式的慈善能否成為標桿,是否具有操作性和可持續性,仍存在很大爭議。

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看出,超過八成的網友認為陳光標的高調慈善利大於弊,他這樣做可以帶動更多的企業家關注慈善,有利於對慈善事業的宣傳。但就目前的中國慈善事業現狀而言,裸捐能贏得多少富人的共鳴甚至追隨,裸捐對慈善事業的發展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仍有待觀察。

  搜狐網友聲音

  ●拋開貧富論,人人都應該有社會責任感。中高級收入階層享有一定社會資源,當據自身能力,更多履行社會責任,為弱勢群體做些實事。因此慈善熱潮的發生是值得稱道和讚揚的。

  ●對名人慈善保持警惕是可以理解的,具體到陳光標身上,這種質疑有點用錯了地方:如果捐贈真實發生,那麼以真實為基礎的捐贈就不存在“偽善”的意味,即使這種捐贈可能存在宣傳用意,但是捐贈的事實無法否認;而在慈善輿論急需加溫時,陳光標裸捐的承諾更是一個打破僵局的用心舉措,人們不僅不應該施加質疑與謾罵,而應該感謝有人勇於承擔責任。

  ●在慈善事業還有待提高時,我們需要的不是低調的慈善家,我們需要的是高調的慈善人,他們的高調可以讓人看到慈善的理念並未遠離,他們的高調可以讓慈善輿論有所改觀,然後傳導至普通人的心中。所以,當陳光標説出裸捐時,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善意和果決的行為,這種高調是一種示範。

  ●無私奉獻,造福千萬家,卻遭到一些人的謾罵和攻擊,這讓我感到了震驚與憤怒!陳光標儘管高調,但真正的宣揚了慈善和正義。

  ●“裸捐”招來罵聲甚至危險,陳光標表示都會坦然面對,“就算為此犧牲了,我也不怕。犧牲我陳光標一個,但能為百姓造福,值了。”明明是做慈善,咋給人一種上刑場的感覺,需要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魄,可見,在中國做慈善,尤其是“裸捐”太難。像陳光標那樣敢於裸捐和高調表達出來的人能帶動中國慈善的更快前行。

  ●陳光標説,他以前也想留一半財産給自己的子孫,後來想到,人應該在壓力中成長,生命才有意義。陳光標這一壯舉,必將影響越來越多的富人,朝著慈善的方向發展,必將給越來越多的人一份思考。用無私偉大崇高任何字眼評價陳光標都顯得多餘。希望中國出現越來越多的陳光標們,希望世界出現越來越多的陳光標們。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在“壓力”中成長。

  ●類似于陳光標這樣的“裸捐”,在近年來中國慈善界早已有先例。比如,2002年,中國文藝界名人牛群曾到公證處公證,説要把財産捐給中華慈善總會。此外,像陳發樹、曹德旺等企業家都有捐款盛舉。可事後證明,要麼是“曲高和寡”,無人能和,要麼則被懷疑是一場商業炒作,純屬製造噱頭而已。

  ●中國的慈善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肩負著歷史重任,而且任重道遠。但因一些有慈善胸懷的慈善人士存在,我們可預期中國慈善健康的明天。

  ●當越來越多的慈善家選擇科學理性的慈善模式,當更多企業家開始願意將慈善當做一項事業來經營,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更願意投身公益事業的時候,"捐"不再是一個動詞而是一個持續行為,我們的慈善才開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