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視頻 >

[視頻]今日觀察:公益文化 普惠大眾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3日 09: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公益文化 普惠大眾
   
    解説:文化體制改革,雙輪驅動,兩翼齊飛,關注公益性文化事業,充實百姓精神生活,《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史小諾):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您的收看。今天我們關注的是文化體制改革。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成為近期社會關注的話題。文革體制改革,如何逐步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之間,兩者又如何協調發展?

    今天我們的評論員是張鴻,以及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所的副院長陳少峰先生。同時觀眾朋友也可以通過屏幕下方的方式來參與我們的互動。

    我們首先一起來了解一下,文化體制改革的相關背景。

    解説:文化體制改革,雙輪驅動,兩翼齊飛,按照決策部署今後工作重點中提出,一是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二是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話題倍受注目,而説起變化百姓有著切身感受。

    時下北京的一些小學生在課餘時間到國家圖書館、少兒館去看書已經成了習慣,四年級的甘睿芯已經來過多次。

    甘睿芯(北京讀者):看了一些,比如像《福爾摩斯探案集》、《簡愛》那種書,還看了一些《爬行動物探秘》動物的書。

    解説:遠在寧夏的中小學生,也同樣享受著在自治區圖書館借閱圖書的便利。

    潘盈盈(寧夏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學生):我們倆每週來一次圖書館,每次可以借兩三本書,到現在我們已經看了兩三百本書了。

    解説:中小學生到原本為成年人提供的圖書館免費借閱,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卻得益於公共文化事業在全國的發展,去年底,全國已有1444座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向公眾免費開放,預計今年底,近72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將全面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工程,但當前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不均衡的情況還有待完善。

    于群(文化部社文司司長):在一些地方政府工作當中,文化建設特別是公共文化建設,還沒有擺到應有的位置,仍然以GDP建設為中心,GDP數字為中心,這就造成了文化工作被動的做,不是主動的抓。

    解説: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的廣大農村更需要加大投入,2007年3月實行的“農家書屋”工程就探索出自己的一條路,“十一五”前四年,全國文化事業費投入總計超過900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5.28%,但何時能實現城市人口出門10分鐘,農村人口在一里地範圍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圈,前景令人期待。
   
    主持人:那我們看到這次文化體制改革非常明確提出兩個概念,一個公益性的文化事業,還有一個就是經營性的文化産業,從字面上了解,我們非常清楚,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説,這兩個不同的産業事業它意味著什麼?然後大力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咱們目的何在?

    陳少峰:我們過去好像只有文化事業,這個産業這塊比較弱,那麼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把它進行分離就形成了一個,就是以滿足老百姓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目標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和一個豐富市場為主的盈利性的文化産業這兩個門類,那麼這兩個各自的目的和功能它是不一樣,一方面就是從這個公益性文化事業來講,他主要就是要進行公共的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和組織各種文化活動和交流,來滿足這個老百姓的叫做基本的文化權益,包括我們現在做了很多文化下鄉“村村通”電視呀,等等這樣子一種活動,以及免費開放博物館等等,這個活動就是讓老百姓有更豐富的免費的公益性的這樣子的一種文化交流和文化欣賞活動,另一個方面就是要發展文化産業,當然它主要目標就是要豐富這個市場的産品,讓人們有更多的選擇,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部分的企業也可能從事一些公益性的文化活動。

    主持人:對。

    張鴻:其實文化産業呢,我們老百姓可能更熟悉一些,就是你花錢買消費,看電影花錢,然後到圖書館去花錢,買書花錢,看個演唱會也要花錢,但其實呢就是我們談到公益文化事業的時候,它和那個産業是不一樣的,對我們來説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