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更多>> >

南方日報:巴菲特的“慈善誓約”理應贏得敬重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1日 14: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何莉君

  也許我們可以懷疑他將來究竟能夠捐出幾百億還是幾千億,但是他對財富的態度、他的謙卑、感恩和擔當社會責任的公開表白,理應贏得世人的敬重與效倣。

  新隆中對社會

  6月17日,享有“股神”之稱、《福布斯》世界財富排行榜第三的沃倫巴菲特,與比爾蓋茨夫婦一道,倡議數千名美國富豪做出誓約,承諾捐出他們至少百分之五十的財富給慈善機構。作為該倡議的發起人,巴菲特誓言要把他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財産在有生之年或是在臨危之際捐給慈善機構。此言一齣,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引起軒然大波。對此倡議,有人為巴菲特的善心善舉大聲喝彩,也有人為他的“作秀”、“對子女絕情”、“給錢贖罪”、“搞社會平均主義”嗤之以鼻。姑且不論誰是誰非,通過對巴菲特本人撰寫的“我的慈善誓約”(MyPhilanthropicPledge)的解讀,也許能讓我們感受到他的真實用心(全文見www.givingpledge.ore)。

  巴菲特捐出百分之九十九的財産是在向世界爭奪慈善排行榜龍頭交椅嗎?他承認“從誓約中許諾的美元絕對數量來説,這是一筆可觀的承諾”,但是他更強調與很多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捐贈相比,他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千千萬萬的人常常捐款給教堂、學校和其他機構,使其本可以用在自己家庭的錢減少了……有時候意味著他們得放棄看電影、外出就餐或者其他個人消遣”,可他的家人和他自己捐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財富並不需要放棄什麼。而且在他看來,最寶貴的財富是時間,很多用時間和才能去幫助別人的人,遠非“只是拿出一堆股票兌換現金去驅散別人苦難”的他能夠相提並論。

  巴菲特只留百分之一的財産給自己和家人是否對親人冷酷無情?無論在歐洲還是亞洲,很多人的努力甚至犧牲都是為了惠澤子孫後代,歐洲還一度把家長對造福子孫的義務、遺産捐贈只限于自家子孫寫進法律。比起這些,巴菲特確實顯得苛刻。然而,他把這種看似要分裂家庭的舉動變成了凝聚家庭的“固化劑”。他寫道,“這個誓約並不會為我自己和我的孩子們的生活帶來太多改變。他們已經獲得了一大筆滿足個人花費的錢,以後還會陸續獲得更多。他們的生活很舒適也很充實。我也將繼續按照我想要的方式生活”,而且巴菲特的慈善捐贈行為也得到了後妻的支持並捐出她自己的股票。他還特別自豪地提到:他的三個孩子也對慈善情有獨鍾,常常花很多時間去幫助別人。慈善捐贈讓他和家人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巴菲特的誓約是因為他作為資本家對大肆吸金的愧疚嗎?資本主義因無情壓迫、剝削勞動者而取得繁榮,對千千萬萬老百姓血肉之軀的踐踏才成就了資本家的黃金滿屋。這是20世紀初公眾對“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控訴。但21世紀的巴菲特説:“我和我的家人對我擁有如此多的財富並未感到絲毫愧疚,我們心懷的是感激。”不可否認的是,巴菲特對於自己擁有如此多的財富也覺得尷尬。他認為現行的市場經濟讓大多數人付出和結果不成比例:“一塊獎牌表彰戰場上捨己為人的英雄;只言片語的明信片感謝一位偉大的老師,但是用億萬的金錢回報給那些在股票證券市場投機倒把的人。簡而言之:命運的分配嚴重不平衡”。為了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以及重新構建他理想中的財富分配方式,巴菲特選擇了慈善捐贈。

  “即使我們多花百分之一的錢在自己身上,我們的快樂和幸福並不會因此而增添一分。但是,這剩餘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財富可以對其他人的身體和幸福帶來巨大的影響”。巴菲特沒有把他的財富均分,散發給所需要的人,他看重的依然是資源最大化的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實現,但是這一次,他追求的是社會效益,而非個人利益。到目前為止,他已經至少捐贈了370億美金,但沒有單獨成立以自己命名的私人基金會。慈善誓約只是一種承諾,並不具法律效力。也許我們可以懷疑他將來究竟能夠捐出幾百億還是幾千億,但是他對財富的態度、他的謙卑、感恩和擔當社會責任的公開表白,理應贏得世人的敬重與效倣。

  作者係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在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