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更多>> >

私立醫院提供公益服務是空想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1日 14: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近日,《中國經濟週刊》發表了國務院參事任玉嶺一篇關於醫改深度的文章,其中明確提出“公立醫院改革,應該走市場化道路,而不是公益性道路,國家的醫療投入,大部分應該投入到老百姓哪去,讓老百姓有了充裕的醫療費用,再來選擇醫院”這一觀點。
    我以為,這個觀點是合乎邏輯的,它其實就是個常識,理應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新醫改第八套方案的執筆人、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在回答某網站專訪時,卻對此予以了“辯證否定”。王虎峰的主張大致是:國家新增財力既要補需方(民眾)也要補供方(公立醫院);而且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都應該提供公益性服務。

    王主任的主張看似全面、公正、兼顧了各方利益,非常政治正確,然而卻內涵著基本的邏輯悖論。王主任説話很形象:我們補醫療機構的時候,不可能讓它“吃飽”,所謂“吃飽”就是把所有醫院養起來,那樣會帶來低效率,所以只能給公立醫院提供基本建設和設備。而補需方可以刺激醫療機構開展有競爭的服務。

    不管我們如何不遺餘力甚至聲嘶力竭地呼喚公益性,但作為市場主體,其趨利避害的逐利本性卻是不變的。這是沒辦法的事,絕不會以王虎峰們的意志為轉移。對公立醫院而言,你要麼讓他們“吃飽”而且“吃好”,條件是他們不能有任何盈利空間和企圖,只能為居民提供完全的免費服務;要麼讓他們完完全全地自食其力,按市場經濟規律提供優質服務、收取合理費用。而“古今”中外無數事例已經證明,前者實際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且效率很低,浪費驚人。唯一的選擇,只有走市場化道路,按王主任的説法就是補需方,讓居民自己去貨比三家選擇醫療單位。

    一頭老虎,不管它是饑餓狀態,還是半飽狀態,都是要吃人的;即便是把它喂撐了,也不能把它隨便放出來面對人群,因為“欲壑難填”是一切生物的本性。社會也是如此,醫療機構跟所有的市場主體一樣,本質上都是“老虎”。醫院當然要“吃飽”而且“吃好”,才能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問題是,是國家把它喂飽,還是患者讓它吃飽而且吃好,效果大不一樣。其實神木縣所謂完全免費醫療,其遵循的邏輯就是這樣的——政府為民眾的醫療保險埋單,醫院按市場規律收錢。

    一言以蔽之,如果真有所謂公益性的話,那麼這個公益性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不切實際地要公立醫院承擔,更不能如王主任所異想天開般地認為,私立醫院也要提供公益性服務。私立醫院又沒有獲得國家的一分錢投入,憑什麼要他們去和已被國家喂得半飽甚至喂撐了的公立醫院“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