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更多>> >

【關注留守兒童】不能讓孩子無助地守望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9日 1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哺乳動物中,人類不但是哺乳期、壽命最長的,成長期恐怕也是最長的。從反映動物世界的片子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剛剛出生的小動物毛髮未幹,便顫顫巍巍地站立起來,不一會兒就已然跟著母親走動了,過不了多久它們或許就要自食其力。而人類要養育一個孩子,父母至少要監護18年。

  有則關於長壽人類的笑話,這樣描述人生的70年:頭20年,只需吃飯、睡覺和玩耍,之後的30年,像一條牛整天工作養家,接著的10年,退休後像只猴子錶演雜耍來娛樂自己的孫兒,最後的10年,整天留在家裏,像一條狗坐在門口旁邊看。以現實的眼光看,最無可爭議的是像牛一樣工作養家的30年。這是當今為人父母者尤其是那些農村外出打工、經商父母的真實寫照。

  其實,比像牛一樣工作養家的農村父母更可憐的,是那些不得不被擱在家裏的孩子。我國數以千萬計的從一歲到十幾歲的農村孩子,每年最多只能在一年一度的春節或農忙時,看見父母陌生的面孔,感受舐犢之情。平日,與之相伴為生的,只是年邁而勞碌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今年初,本版曾以“孤寂的留守”為題,刊登了四川讀者拍攝的一組圖片,畫面中祖孫相依為命的場景讓人心酸。也許,這是億萬農民為爭取更好的生活所付出的最沉痛的代價。

  痛不痛,拋家舍子的父母最清楚,孤獨寂寞的孩子最清楚,堅守故土的祖輩最清楚。而我們該做的、能做的,是了解、體諒並想方設法減輕這種痛楚。

  儘管如今農民的權益越來越受關注、重視,農民的生活也在逐步改善,但他們目前仍是處於弱勢的負重一群。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外出打工幾乎成了他們改變現有生存狀態、改善生活的唯一齣路。這種別無選擇的選擇的直接後果是,老幼病殘與青壯勞力的分離,特別是孩子與父母的分離。其中,最痛苦的也許就是母親。面對現實條件,要幫助丈夫打拼,就必須離開孩子。帶著孩子進城,就要面對更多的磨難與挑戰。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去年我國外出農民工已達1.5億人,其中新生代農民工約為8900萬。這麼龐大的流動群體所帶來的社會問題近年來日益凸現。儘管農民工問題是我國在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下,政治、經濟、社會體制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性産物,但必須看到,農民工這支改革開放進程中成長起來的新型勞動大軍,現已成為我國現代産業工人的主體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解決他們的問題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國家、社會發展都至關重要。當然,在城鄉二元社會體制沒有徹底打破之前,在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就業結構下,他們面臨的問題恐怕一時半會兒還難以完全解決,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與留守在家的孩子可能還要長時間忍受分離之苦,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讓孩子無助地守望,至少應給予他們應有的關注和力所能及的幫助,至少應該把解決農民工問題儘早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

  上億農村勞動力轉移所帶來的留守問題,是我們這個處於轉型期及快速發展期的人口大國面臨的獨有問題。我們欣喜地看到,目前留守兒童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少地方也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我們希望這種關注的目光更多,探索的力度更大,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將包括留守兒童問題在內的農民工問題納入城鄉發展的總體規劃中通盤考慮。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他們需要愛的哺育與滋潤,這是自然規律,也是孩子的權利,當然也包括農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