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紅色家園 > 追憶“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4日 15:05 | 進入博物館吧 |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2月26號,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院士在北京溘然長逝。朱光亞先生的追悼會今天上午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先生一生奉獻給核事業、科學事業
從22歲與吳大猷、曾昭掄、華羅庚等一起赴美國考察原子彈,到35歲成為我國核武器研製的領軍者,從見證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爆炸,到全面領導和組織我國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朱光亞的一生和中國核事業的發展緊緊聯絡在一起。
昨天,記者去朱老北京的家裏,在他的遺像前,弔唁了這位長者,也採訪了他的長子朱明遠。因為父親從事這樣一份特殊的工作,朱明遠説,從小對父親的印象就是他總是去很冷的地方出差,在家也老是把自己關在書房裏忙著,父親是幹什麼的,都是他們一些大院裏的孩子們,覺得每次核試驗,父母都不在家,他們只知道父母去西北出差了,由此推斷出了他們的父母是搞原子彈的。
關於這段工作歷程,朱明遠説,其實父親從未跟他們提及,他們看了很多資料,父親的朋友同事也幫他們做了一些梳理。這其中除了奉獻,還有太多的風險,比如有一次核試驗,飛行員投彈投不下來,當時周總理在北京是總指揮,朱光亞是現場總負責人,他在迅速分析情況後當機立斷,讓一架帶著核彈的飛機成功著陸,這在當時是哪個國家都沒做過的事情,他就最後拍板作出了這個決策。
朱明遠説,父親朱光亞對原子彈、氫彈的研究包含的是他對和平的期待。他一直認為核武器是威懾的東西,核事業真正利用還應該是民用的,包括核電、同位素等方面,要和平利用核能。朱光亞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籌建秦山核電站、核燃料加工技術和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等項目的研究開發上。他還參加了新中國歷次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工作,參與了國家“863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組織領導了歷次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發展戰略研究。81歲高齡退休後,還在思考著我國科技事業的未來,把自己對科技事業的幾點建議送到了溫總理的手裏。
朱光亞先生遺願:再回馬蘭
朱明遠説,他的父親朱光亞從來沒提過什麼要求,生前也沒有什麼願望。不過,他覺得父親其實有一個願望,再回馬蘭。説到馬蘭,朱明遠昨天潸然淚下。新疆的馬蘭基地是中國核武器的搖籃,曾經人跡稀少的不毛之地,卻是朱光亞揮灑激情和熱血,實現理想和強國夢的地方。
2005年9月,朱光亞先生最後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當時他是唯一一次帶著他的家人來到馬蘭,馬蘭不僅是朱老一生中去過次數最多的地方,也是他播種事業、他的事業開花結果的地方。考慮到朱老對馬蘭特殊的情意,他的家人決定把朱光亞先生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馬蘭,讓他再回到他最想去的地方。(記者劉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