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靈渠鏵嘴戲水
中新社桂林12月8日電 題:靈渠“申遺”千年古運河煥發新生機
作者 趙琳露 唐夢憲 李果
冬日的午後,漫步于廣西桂林市興安縣靈渠景區內,古樹參天,古巷幽深,岸邊停靠著數艘“秦始皇號”、“湘江號”船隻,水街的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市井風情鮮活地再現著千年曆史文化。
“嘩嘩嘩……”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洗禮,靈渠依舊靜靜地流淌著。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靈渠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全長37.4公里,通三江,貫五嶺,與長城南北呼應,同為世界奇觀。
開鑿兩千多年來,歷朝歷代都重視對靈渠的維修和保護。其中,明代曾有文獻記載,靈渠的修繕慣例是“五年大修,三年小修”。現位於靈渠南渠岸邊的四賢祠內,至今供奉著對開鑿和完善靈渠有功的秦代史祿,漢代馬援,唐代李渤、魚孟威四人的塑像。
近年來對靈渠較大的一次維修發生在2005年。興安縣博物館副館長左志強介紹説,1884年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曾把鏵嘴沖毀,使原來的鏵嘴縮短了近百米。後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2005年投資300多萬元人民幣啟動鏵嘴“修舊如舊”工程,重新恢復了鏵嘴原貌。
堅持“全面保護、重點維修”原則,近年來當地政府先後恢復了陡門、鏵嘴等文物古跡,在靈渠沿線興建了一些水利灌溉設施;重修和興建了臨源閣、秦文化廣場、水街等一批人文景觀,使靈渠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煥發出勃勃生機。
2012年11月,靈渠被中國國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由此,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之路邁出關鍵一步。
“靈渠不僅是興安的、廣西的,更是中國的、世界的。”當地政府希望以靈渠“申遺”為新的起點,更加努力地保護靈渠文化的“根”和“魂”,使之成為全人類共同呵護的瑰寶。
來自桂林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的王傑光教授,每年都會帶一批學生到靈渠進行實踐教學,至今已有20餘年了。他笑稱靈渠之行已成了學生們的“必修課”。
作為世界上首例山區越嶺運河,靈渠將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聯絡起來,成為中國古代南北運輸的大動脈。隨著交通業的迅速發展,靈渠航運功能已逐漸退化。但靈渠整體水利設施系統仍然延續其古代使用功能。左志強稱,靈渠至今仍灌溉著兩岸4萬多畝農田,且每年通過南渠流入漓江的水量超過1億立方米。這位研究靈渠20餘年的專家感慨:“靈渠澤及天下,兩千多年而不怠啊!”
當前靈渠的保護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當地官員表示,靈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獨特的自然環境中所形成的陡、堤、堰、壩及其他建築物和人文環境,是需要保護的精華。當地正在用料石砌北渠兩邊的堤岸,並對南渠開展防滲補漏的修復工作。除了對靈渠進行日常維護,還將重點還原部分靈渠兩岸的歷史文化街區、航運形制風貌、傳統灌溉風光及靈渠兩岸的青山綠水。
左志強稱,靈渠的保護是一項長遠的系統工程。申遺是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的一個承諾,在這過程中對靈渠的保護將起到一個更大的促進作用。“申遺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