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自治區文化廳在南寧召開第四批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命名授牌會議,為新近評選、命名的23個示範基地授牌,其中興安靈渠 水街景區榮幸入選。
靈渠——連接湘江漓水的咽喉要塞,兩次改寫中國歷史的神奇土地,成就了中國統一大業,更顯示出先人們開山引河的智慧。守望陡門的陡軍,把彪悍的秦地風俗植入楚越之間,所以這裡人的性格也剛也柔。古樹蒼天,古巷幽深,水街清冽,靈渠有靈,是興安鐘靈毓秀的地方。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産業發展,全區文化行政部門及相關單位在推動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建設過程中,完善管理,加強支持,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企業。旅游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賦予旅游內涵和生命力。廣西依託地方和民族文化資源,推動特色文化産業發展,成功培育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欽州坭興陶、靖西壯錦繡球、北海貝雕等特色品牌。與前三批相比,第四批基地有三大特點。一是評選範圍擴展,把建築設計等文化創意産業、動漫新業態、工藝特色精品企業也納入範疇。二是主體更實在,這23家基地均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實體企業,品牌在區內外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企業發展穩定,成長前景良好。三是體現了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一批旅游公司、科技類企業進入。
廣西文化産業增加值連年保持20%以上增速。這次命名的23家示範基地2011年的總産值達到25億元,全區國家級、自治區級示範基地的總體經濟規模達到34億元,成為廣西文化産業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