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一間陶缸房子裏,用陶缸砌成的墻壁上,將陶缸打破洞後當成儲物格使用
説到南寧賓陽的“炮龍”,相信很多南寧市民都耳熟能詳,但提起良慶區缸瓦窯村的“香火龍”卻鮮有人知。
缸瓦窯村,一個曾經以製作缸瓦為營生並鼎盛一時的南寧“陶村”,不但僅存著清代燒陶古窯址“龍窯”,作為當年燒窯點火祭拜儀式上舞動的“香火龍”,至今依然活躍在文化舞臺上,並於2010年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得以傳承與發展。
那麼,“香火龍”是怎麼産生的呢?它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它與區內外聞名遐邇的賓陽“炮龍”又有何不同?帶著一連串的疑問,記者走進缸瓦窯村,探尋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的“香火龍”前世今生。
探訪篇
水缸造屋陶罐成墻
缸瓦窯村,顧名思義,這是一個曾經以製作缸瓦為營生並鼎盛一時的村莊,它位於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邕江從村邊流淌而過。在良慶區文化館副館長廖忠偉的帶領下,記者一行4人,來到缸瓦窯村。
走進缸瓦窯村,映入眼簾的是水缸做的房子、陶罐做的庭院圍墻,雖然早已不燒窯不制陶,村子裏依然是“陶的世界”。
村民房前屋後,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陶缸、陶罐、陶管。有的砌來當院墻,有的用來建廂房,有的立著當房柱,有的圍來做廚房,有的排開成籬笆,有的反扣當坐凳,有的存放在屋角當米缸,有的堆積在墻邊種花草。甚至在竹林裏的一座座廁所,也是用陶缸堆砌而成。
隨便敲開一戶農家,裝油鹽、蓄水、存放糧食用的器皿都是當年製作遺留下來的大小陶瓷。
兩個窯洞如龍臥坡
“不看‘龍窯'就不算到過缸瓦窯村。”在一座陶缸圍砌的院落裏,該村的兩位長者黃國生、黃日生兄弟倆,均是當年缸瓦窯陶瓷廠的老員工,碰到記者一行,他倆很熱心地當起了“導遊”。在兩老指引下,記者在村後雜草叢生的小山坡上,找到了當年燒制陶器的兩條“龍窯”。
一號“龍窯”窯口已被泥土封堵大半,只剩下一彎被雜草包圍的半月形窯頂,黑幽幽地透著神秘的暗光。另一片山坡上,三號“龍窯”保存相對完好。從高約兩米多的窯口走進窯身,頓覺寒氣逼人。光滑的窯壁上結滿釉塊,在窯口光線的折射下閃著青幽晶亮的光芒。除中間一小段已經塌陷外,大部分窯身依舊很結實。
記者分別從窯口、窯道、窯身幾個部位觀察,只見弓形的窯背有如龍身,窯道邊投柴孔的支撐像是龍爪,依山形起伏的窯背則恰如一條匍匐于山坡上的臥龍。而“龍窯”內窯壁上,立著的一塊花崗岩石碑上刻上這樣的文字:“南寧市不可移動文物,缸瓦窯窯址,南寧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九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