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是我區建設西部經濟強區的重要任務,對於進一步提升旅游業支柱産業地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對外開放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具有“天下風景、美在廣西”的美譽,具有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的區位、資源等優勢和現實基礎。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理清發展思路,發揮桂林和南寧作為廣西兩大旅游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建設一批重大旅游項目,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加強旅游區域合作。
廣西具有打造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的優勢和現實基礎
廣西具有“天下風景、美在廣西”的美譽,具有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的諸多優勢。從區位優勢看,廣西背靠西部,面對東盟,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中越“兩廊一圈”和泛珠“9+2”合作等區域合作,都是廣西發展旅游的平臺。沿海、沿邊、沿江,通過海路、鐵路、高速公路和航空都可以方便地到東盟國家和國內旅游。從資源優勢看,廣西旅游資源豐富,目前擁有800多處旅游景區(點),桂林山水旅游、北海海洋旅游、百色紅色旅游、桂東宗教旅游、桂西南邊境旅游等各具特色,而廣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購物旅游、保健休閒旅游等也極具開發潛力。此外,中國-東盟博覽會對旅游起到明顯的拉動效應。這主要表現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提高了南寧乃至廣西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商家雲集的博覽會帶來的客源及隨後經貿合作的人員往來,以及與博覽會相配套的各種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教育培訓基地等落戶南寧,為廣西打造成為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提供了較好的平臺。
完善的交通網絡是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的重要基礎。廣西溝通區內外的現代交通基礎設施正在不斷完善:出海、出邊、出省的高速公路已經基本建成,貴廣高鐵、雲桂高鐵和桂林—南寧—北海高鐵即將建成運營;南寧國際機場、桂林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已經開工。
近年來,廣西旅游進入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2011年廣西共接待國內旅客17257.4萬人次,同比增長22.6%;接待入境旅游者302.79萬人次,同比增長21.0%,接待入境游客首次超過300萬人次。2004年至2011年,廣西入境旅游者年均增長14.5%,比我國同期的年均增長率3.1%高出11.4個百分點。顯然,把打造廣西成為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已有很好的現實基礎。
把廣西打造成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的着力點
進一步解放思想,理清發展思路。旅游業從某種角度上説是一個創意産業,發展旅游業要有創新精神。因此,打造廣西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創新精神理清發展思路。筆者認為,目前的總體思路可概括為“搞活區內旅游,聯通區外交通,提高旅游品質,擴大對外促銷”。“搞活區內旅游”,就是要通過快速交通特別是高速鐵路,將全區的重點旅游城市(景點)連接起來。首先是將桂林—柳州—南寧—北海和百色—南寧—梧州這兩條大十字高速鐵路系統儘快建成運營,在全區旅游“一盤棋”思想指導下,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各城市互相推介;“聯通區外交通”,就是發揮各旅游城市的交通優勢,通過海陸空的快速交通工具與國內外特別是重點旅游城市對接起來,形成高效的旅游交通網絡,使國內外游客能方便快捷地到廣西旅游和集散;“提高旅游品質”就是提高旅游景點、旅游設施的檔次和質量,特別是要提高旅游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擴大對外促銷”,就是加強廣西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在國內外的宣傳,特別是要加強對港澳台、東盟國家、日韓、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等廣西重點境外游客來源地的聯合宣傳促銷。
發揮桂林和南寧作為廣西兩大旅游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2011年桂林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數超過到廣西旅游的人數的一半,是廣西的旅游“老大”。南寧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數僅次於桂林,但旅游總收入居廣西第一。要充分挖掘桂林和南寧的旅游潛力,把這兩個城市打造成為廣西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的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則做好和桂林、南寧的旅游線路對接,形成廣西旅游網絡。通過桂林和南寧兩大國際機場以及雲桂、南廣、貴廣和南寧—憑祥高速鐵路聯通國內外旅游城市,以桂林—柳州—南寧—北海高速鐵路為軸線迅速集散游客。
建設一批重大旅游項目。重點加快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桂林世界旅游城、北海潿洲島旅游區、中越國際旅游合作區、大明山國際山地生態休閒度假旅游區和廣西高速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建設或改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區景點,滿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要,使“景觀旅游、文化旅游、休閒旅游、購物旅游”各得其所。加大建設力度,使桂林成為世界旅游名城,潿洲島旅游區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休閒度假海島”,中越國際旅游合作區成為功能齊全的、具有中越文化特色的跨國旅游合作區,“奇山秀水綠南寧”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聯絡最密切的城市。
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延伸旅游産業鏈。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關聯度大的産業,它可以與諸多産業結合起來,再造旅游發展新優勢與新亮點。可結合廣西的優勢和特色産業,推出工業旅游、海洋旅游、民族生活體驗旅游、長壽養生旅游;利用廣西的保稅物流園體系和跨境經濟合作區,開辦免稅商店,發展購物旅游。
加強旅游合作與交流。廣西及南寧市、桂林市、柳州、北海市等城市,已經與日本、泰國、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老撾、美國等國家的城市簽訂了友好城市協議,旅游合作符合雙邊的共同利益,且起步快。廣西及各城市應將與友好城市的旅游合作落到實處,建立旅游合作機制。東盟及周邊國家是廣西的主要客源地,2011年東盟國家來廣西游客達84.94萬人次,佔全部外國人旅游者人數約50%。廣西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擴大與東盟及周邊國家的旅游合作,設立旅游發展基金,扶持旅游企業開闢更多的旅游線路,拓展面向東盟等國的旅游合作廣度和深度。
(劉建文 作者單位: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