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南寧首部非遺典籍月底面世 非遺仍有待挖掘整理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4:26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南寧,在走過169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積澱了許多特色鮮明、光輝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這才讓這座城市有了特定的文化標識和個性特徵。為全力保護南寧的文化生態,一部充分展示和推薦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産美麗面貌的典籍──《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典(2006─2010)》(以下簡稱《圖典》)將於4月底面世。《圖典》將是南寧市第一部完整系統地介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典籍,對於喜愛南寧生態文化的廣大讀者而言,它極具文獻收藏、學術參考和鑒賞價值。記者昨日採訪了《圖典》的主要籌備者之一、南寧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趙嵐。

  非遺階段性成果展示

  “《圖典》是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從2006年以來,特別是四級(國家、自治區、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體系建立以來,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的全面呈現,可謂是南寧市非遺精華的大匯聚。”趙嵐認為,《圖典》的編纂出版對推動南寧市非遺保護工作開展,以及南寧市打造歷史名城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趙嵐介紹,從2005年起,南寧對“非物遺産”實施全面保護和重點搶救,從而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全市已經建立非遺保護機制,有近百個項目列入縣級保護名錄,53個項目列入市級保護名錄,44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級保護名錄,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並分別建立了一批非遺傳承基地。

  為充分展示南寧非遺豐富多樣、異彩紛呈的面貌,南寧市有關部門在普查的基礎上,組織編纂了《圖典》,該書以20余萬文字、600余幅圖片,全面、客觀、系統地介紹了市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作八大類53個項目,包括非遺的地理分佈、歷史淵源、基本內容、表現形態、文化價值、傳承發展以及瀕危狀況。其中,《圖典》中的八大類非遺分為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傳統手工藝和民俗。

  非遺有待進一步挖掘整理

  趙嵐表示,《圖典》得以面世完全是建立在南寧多年致力於非遺的普查、調研和保護工作,從而構建非遺保護名錄體系的基礎上。

  “2006年起,南寧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摸查非遺的家底,力求將所有有價值的非遺挖掘出來,該保護的保護,該搶救的搶救。直至2009年5月,全市共收集非遺資源線索12446條,其中採錄了大量的文字、錄音、錄像等寶貴資料,並對它們進行了系統的分類、登記和整理歸檔,最終形成了766.5多萬字23卷的普查成果文字資料,內容廣泛,涉及了民間文學、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戲曲、民間信仰、民俗、人生禮俗、遊藝及傳統體育競技等16個門類。這些普查成果給後來編撰《圖典》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南寧市多年來為構建非遺保護名錄體系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趙嵐對此深有體會。

  趙嵐表示,南寧市的非遺豐富多彩,紛繁複雜,目前在普查工作中收集到的線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包括此次編撰、出版的《圖典》也只是2006年至2010年非遺保護工作的階段性成果。“要進一步完善非遺保護名錄體系,我們還需要對更多未知的非遺資源作更細緻、更深入的挖掘,為今後組織編撰新一階段的《圖典》做好充足的準備,為保護南寧非遺,延續南寧的文化生態基因和城市文脈作出貢獻。”(記者楊寧筠)

熱詞: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人生禮俗
  • 典籍
  • 非遺
  • 整理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