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專家針對柳州多條穿城小河被污染現象提拯救建議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14:15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劍

  水是生命之源,千百年來,河流像慈祥的母親一樣,滋養莊稼,澤被無窮。但曾經哺育了沿岸無數子民的清溪、小河,卻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面臨瀕“死”絕境。城市化進程中産生的各種污染,已經成為中小河流的不能承受之重,她們穿城而過,卻被漂成又黑又臭的濁水污流,有的甚至被覆蓋成地下暗渠,蓋“棺”入土,永遠消失。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古人的名言在一條條被漂黑的小河面前,陡然生出許多悲涼。拯救“穿城小河”,我們能夠做些什麼?近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及環保學者,從防治、開發、管理等方面,圍繞如何保護好市區周邊中小河流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事後治理不如前期防控

  “越來越多的‘穿城小河’正像當初的竹鵝溪一樣,經歷著被污染的厄運。”談到市區周邊愈演愈烈的中小河流污染問題,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與食品工程系工程師林建國心情沉重。他説,放眼全國,幾乎所有的“穿城小河”近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經濟發達地區,許多流經城市遠郊甚至僻處鄉間的中小河流,也正在各種污染源的入侵下日漸淪沒。

  與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水量偏低,自凈能力較弱,生態環境脆弱,一旦污染超出其自凈能力,河流的生態系統就會遭到不可逆轉的嚴重破壞。從2008年開始,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就以竹鵝溪作為基地,開展環境監測實習活動,林建國以這條小河為例,對各地普遍存在的中小河流污染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

  他認為,“穿城小河”的污染問題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是歷史欠債,過去許多城市在建設中沒有充分發揮規劃的前瞻性和控制性,排污系統建設滯後,工農業生産廢水、生活污水、垃圾、人畜糞便直接排入河道,直接污染河流水質;另一方面是社會環保意識淡薄,在城市裏,中小河流是難得的景觀通廊,但長期以來卻理所當然地被視為排污溝,即使有明文規定禁止向河道排污,但偷排現象依然屢屢發生。同時,在中小河流的管理方面,往往是多部門聯管,卻出現了更多的監管真空和推諉扯皮。

  “如果不是因為幾年前實施了沿江截污工程,別説打造百里柳江5A級景區,就連下水游泳可能都會成為一種奢望。”林建國説,截污工程實施後,百里柳江的景觀資源開始發揮積極效益,柳州也因此獲得了國家住建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成效有目共睹。而“穿城小河”中污染狀況最為嚴重的竹鵝溪,在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後,水質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好轉。不過林也指出,光有治理還遠遠不夠,與其在污染出現後耗費鉅資被動治理,不如未雨綢繆做好前期防控。此外,中小河流景觀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也是值得有關部門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熱詞:

  • 濱水空間
  • 中小河流
  • 污染狀況
  • 偷排
  • 墨河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