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玉林市著手提升道路綠化景觀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15:16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玉林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以前這還是一片光禿禿的呢,沒想到現在大變樣了。”車子下了高速公路沿著迎賓大道行駛,許久沒回玉林的李女士被車窗外飛快掠過的綠色吸引住了:“一到玉林就能欣賞這生機盎然的景色,心情頓時舒暢起來。套句時髦話,玉林越來越有城市的‘范兒’了!”

  近年來,我市著手提升道路綠化景觀,讓城市的道路變得更耐看、更自然,更富有文化品位和特色。如今,在南梧高速公路玉林段,黎湛、洛湛鐵路玉林段,玉石、玉容、玉陸、玉博、玉桂、北寶等一、二級公路、縣鄉道和農村公路的兩側正在建設防護林帶,完善各路段綠化美化,營造生態景觀林帶。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縣級以上道路總長度2345公里,已綠化2110.5公里,綠化率達90%。

  一張綠色名片

  怎樣提升我市展示給人的第一印象?2010年,我市決定對南梧高速公路玉林入口引線兩側進行高起點、高質量的通道綠化建設。

  去年4月,南梧高速公路玉林出入口引線12公里的通道綠化進入實施階段。

  12公里綠色長廊將易於養護的本地樹種和適應本土氣候的植物和灌木進行搭配種植,使綠化彩化植物配置合理,層次豐富,色彩對比明顯,形成綠化彩化的大色塊效果,産生空間美感。

  12公里,12幅畫。作為我市通道綠化精品、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綠色長廊與南流江百里景觀長廊、龜山公園、民樂鎮羅政村等地的綠化美化景觀一起,將我市裝扮成一個“林木蔥鬱、四季花開、綠水相依、綠島鑲嵌、綠帶環繞、綠廊相連”的現代化森林城市。

  市區見縫插綠

  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偏小、老城區缺少公園綠色,綠化用地不足是我市增加城市綠量時遇到的一大難題。為此,我市加強建成區綠化改建和擴建,並積極研究立體綠化、垂直綠化的新舉措,在“鋼筋水泥”叢林的市區見縫插綠。

  在無法種植行道樹的老城區,設置綠化花壇、獨立式花架、攀援植物或擺挂盆花增加綠化效果,因地制宜發展垂直綠化;在住宅建築的外墻根處,種植具有吸附、攀援性質的植物,形成大面積的綠色簾幕;在窗臺、陽臺上種植牽牛花、綠蘿之類的植物,體現自然氣息;在樓頂平臺砌花池栽淺根性花卉、草皮或低矮的灌木叢,形成一片片“空中花園”……經過一番巧妙的“裝扮”,老城區煥發了新的朝氣。

  “我們這的宿舍樓有些年頭了,墻面都斑駁了。在陽臺上種些花草,藤蔓爬上窗臺,再加幾朵小花的點綴,看上去別有一番味道,感覺把一個黯淡的地方點亮了。”住在城區一事業單位宿舍區的張阿姨對自家“春意盎然”的陽臺很是滿意。

  春意映照碧波中

  春風拂面柳條青,碧波微漾春意濃。早春三月,市民們漫步在南流江畔,感受撲面而至的自然氣息。

  作為城市生態建設的一部分,河岸綠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市以河道小環境綜合治理為載體,加強了南流江、北流河、九州江、鑒江、鬱江支流為主的河流河岸綠化建設,把城區兩岸用地建設成為建築風貌與環境相協調、公共服務功能與生態環境為一體、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景觀長廊,營造出河道暢通、水質潔凈、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高品質濱水空間,也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休閒的公共活動場所。

  而對於城區外河流,我市則通過種植喬木和撐篙竹、粉單竹、簕竹等,切實改善河岸裸露、崩塌侵蝕等問題,提升河流生態景觀效果,保護水系多樣性。

熱詞:

  • 綠化建設
  • 道路綠化
  • 撐篙竹
  • 濱水空間
  • 景觀效果
  • 綠化效果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