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臨桂:大手筆描繪桂林世界旅遊城主陣地生態新畫卷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6日 11:50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春暖時節,走進臨桂縣城,一幅“城在森林中、人在花園裏、行在綠蔭下、樂在芳草間”的美景展現在你眼前。近年來,臨桂縣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按照舊城改造國際化、園林化,城中村改造城市化的“三化”目標,深入實施“潔凈臨桂”工程,以創新的思維和超前的眼光,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嚴要求管理,大力提高城市建設和園林綠化水平,真正做到“還綠于地、還綠于景、還景於民”,不斷改善縣城的人居環境,為臨桂老百姓造福。自2011年以來,臨桂縣總共完成各綠化項目投資約2200多萬元,完成綠化面積達6.4萬平方米,近期在建及計劃投資額2700多萬元,縣城綠地面積覆蓋率從原來的28%提高到35.2%。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政府“保護漓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和全力打造桂林世界旅遊城的宏偉目標,桂林世界旅遊城在整體發展上將突出“旅遊、生態、創新、低碳”四大理念。而作為承載桂林世界旅遊城主陣地的臨桂縣,充分把握建設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大馬力開動桂林世界旅遊城建設這個“新引擎”。為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宜居”和諧臨桂,臨桂瞄準建設桂林國家旅遊城的四大理念,打造宜業宜居的活力新城。

  臨桂縣按照“花成片、樹成林、節點成園林”的規劃理念,實施增綠補綠工程,力求使綠化布點、景觀效果、資金投入等各項指標達到最優化。一是完善市場招投標機制,執行公園、綠地設計規範,堅持領導、專家、市民共同參與論證,使園林綠化設計更具有時代性和藝術性。臨桂縣從桂林市園林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和桂林園林局等部門邀請有關專家對各綠化項目進行現場調研,精心設計,科學篩選綠化花木品種。堅持以人為本和體現民意,在金山廣場、臨桂電視臺和今日臨桂對每一項目的風貌改造設計方案和圖形都進行了展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意見。對每一項目的實施方案,都從成本控制、樹種選用、景觀效果、施工隊伍選擇、苗木後期管理等多個方面入手,體現方案縝密、可操作性強的特點。金水路、榕山路綠化改造工程將人行道邊緣綠化帶改造為協調統一的列陣式花壇,增強立體效果,創造出街區既通透又隔離的綠化空間。世紀東路園林景觀工程是根據世紀東路及周邊環境的總體佈局特點,以高大喬木作為機非分車帶及人行道的綠化樹種,形成濃密的林蔭道,植物配植時考慮整體氛圍的創造以及視覺和使用上的特點,並根據所處的地理區域位置,結合當地鄉土樹種,創造出特色明顯的植物景觀。

  二是大手筆、高品位、多元化思路,追求大色塊,突出規模效益。自去年來,臨桂縣投資近200萬元建設了西城北路園林景觀工程,該工程共綠化面積7700多㎡。投資270多萬元建設了臨桂新區秧一路至臨蘇路口段園林景觀工程,共綠化面積約9500㎡。投資850多萬元建設了世紀東路園林景觀工程,共綠化面積約2萬㎡。投資480多萬元建設了金水路、榕山路綠化改造工程,綠化面積1.8萬㎡。投資420多萬元建設了人民路行道樹改造工程。並將世紀路、金水路、榕山路苗木三條道路原有的綠化帶植物移植到秧六路種植,綠化面積8000㎡。加快在建綠化項目和計劃綠化項目建設為桂林世界旅遊城添色。工程造價約2000萬元佔地32畝的臨桂縣文化廣場目前已初見雛形。投資143萬元的環湖路綠化改造及大圓盤汽車站、鐵道口節點綠化工程,目前已完成公開招投標工作。總投資約160萬元的仙湖路行道樹種植工程和總投資約11萬元的A區居民區綠化工程,目前正在挖種植坑。工程預算經費為近50萬元的金山廣場舞臺邊坡綠化改造工程也即將建設。

  三是追求精品化,做到精益求精。臨桂縣綜合考慮桂林世界旅遊城在整體發展上的四大理念,注重整體與局部的銜接,努力將各個綠化區域銜接起來,形成完整的綠化脈絡,做到以綠繞城、以綠連路、以綠環房。比如在樹種選擇方面,臨桂縣充分考慮景觀效果和生物習性,在人民路增補大樹工程中,針對目前道路種植的桂花樹過於疏稀、長勢不一的景觀現狀,採用了改種精品香樟的建議,這樣即能豐富路段綠化效果,又能增強視覺美感。為保證綠化質量,臨桂縣按照“選大樹、選珍貴樹、選鄉土樹”的原則,多次到鄰近省、市、縣洽談,多方聯絡,貨比三家,以最低價格購得優質苗木。栽植過程中,市容部門全程跟蹤,嚴把苗木質量關,對於斷、弱、小等苗木堅決不允許使用,做到每一景區、景帶在布點、挖穴、栽植、澆水等環節都有專業人員指導。

  四是追求多樣化,擴大綠化覆蓋面。臨桂縣善於借鑒,高品位建設,把綠化工程打造成景觀工程、文化工程,形成以生態為核心、以景觀為載體的城市綠化系統。臨桂縣文化廣場工程的設計集臨桂的歷史、文化、名人等於一體,集中展示臨桂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及眾多的各界名人,廣場四週綠樹環繞,盡顯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相交融的美景。臨桂縣綠化時讓樹種層次分明,大小錯落有致,“點、線、面”結合,喬灌結合、針闊結合、花草結合,重點栽植常綠樹種、多彩樹種。如今的臨桂縣城已經形成“三圈簇擁”的綠色格局:以生態自然林和幾十萬畝苗木基地等天然綠色防護屏障為標誌的縣城外圍生態圈;以縣城主幹道和青獅潭西幹渠兩岸風景為標誌的中間生態圈;以休閒廣場、公園及居民小區文化景點綠化為標誌的內核生態圈。在這三圈之中,更有數不清的大小綠地和遊園如點點繁星點綴在臨桂縣城的大街小巷,為人們勾畫出了一幅充滿詩意的和諧生態畫卷。

  漫步臨桂縣城,那來往穿梭的車流,那人群匯聚的金山廣場,那緊張忙碌的建設工地,那高大槐梧的香樟樹、明亮的街燈、雅致的雕塑、怒放的花朵,一幅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實、冬有青,人在畫中游,路自景中過,車在園中行的美麗畫卷已經在桂林世界旅遊城悄然展現!一個實力臨桂,一個魅力臨桂,一個活力臨桂,一個和諧臨桂、一個人文臨桂已經從這裡騰飛!(伍碧飛)

熱詞:

  • 旅遊城
  • 桂林
  • 臨桂縣
  • 生物習性
  • 科學發展觀
  • 生態畫卷
  • 生態文明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