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國有林場擔當綠色發展排頭兵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15:13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南寧訊(記者謝彩文 通訊員李巧玉)廣西國土面積60.5%是森林,其中1/10的森林是國有林場經營的。

  據了解,目前全區國有林場森林經營總面積2200多萬畝,其中速豐林面積多達1000多萬畝,佔全區速豐林總面積的1/3;林區總人口10.3萬人,職工總人數4.6萬人,人均營造、管護456畝森林。

  廣西共有174家國有林場,分屬中央、自治區、地級市、縣(市、區)四級管理;其中中國林科院管理1家、自治區管理15家、地級市管理8家、縣(區)管理150家。2011年末,全區國有林場資産總額近200億元,實現總産值100億元,經營總收入60億元,完成營造林面積400多萬畝。

  “十一五”以來,廣西國有林場積極向場外集體林區拓展發展空間,以租地造林、合作造林、聯營造林、股份製造林等多種模式,大力發展速生豐産林、珍貴樹種、油茶、八角、花卉等。2011年,全區國有林場場外租用林地突破400萬畝,高峰林場、七坡林場、南寧樹木園等多家林場在場外造林規模超過場內經營規模,均實現在場外再造一個林場。近年,高峰林場榮獲“全國十佳林場”稱號,被認定為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天峨縣林朵林場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經過多年發展,廣西國有林場基本形成以速豐林、經濟林、花卉、綠化苗木為主的第一産業,以木材加工、林産化工為主的第二産業,以園區開發、林下種養、森林旅遊、房地産開發為主的第三産業,出現一二三産業攜手發展、比翼齊飛良好格局。2011年,全區國有林場人造板年生産能力達到140萬立方米,年産值20億元。

  廣西國有林場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培育林場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多種林下經濟模式:林-果、林-草、林-花、林-菌、林-藥等林下種植模式;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養殖模式。2011年,全區國有林場林下經濟收入突破10億元。

  “十二五”時期,廣西國有林場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和林業強區的總體目標,大步跨越發展上臺階。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區國有林場森林經營面積將達3000萬畝,森林蓄積量7000萬立方米;年木材生産量800萬立方米,人造板産量500萬立方米;年總産值將達500億元,經營總收入250億元,實現年利稅總額60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450億元,資産總額達到700億元。

  綠色發展 共同使命

  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多年努力,廣西國有林場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已經成為造林綠化挑大梁的中堅力量,成為八桂大地最堅強的生態屏障,成為展示廣西秀美山川的重要窗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生態文明示範區和林業強區建設中發揮著骨幹、示範和帶動作用。

  牢固樹立生態立區、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建設立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能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富民強桂新跨越的戰略舉措,也是全區幹部群眾共同擔負的時代使命。

  走生態立區、綠色崛起之路,作為“排頭兵”的國有林場已經衝鋒在前,全區上下、各行各業都要協同努力、步調一致,才能讓廣西在西部地區爭當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

熱詞:

  • 國有林場
  • 排頭兵
  • 合作造林
  • 七坡林場
  • 科學發展觀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