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再向貧困宣戰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14: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消除貧困,這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目標;扶貧濟困,這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廣西歷屆黨委、政府堅持把貧困問題時刻牢記心中,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區全力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至2010年)》,全區廣大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扶貧壯歌,扶貧開發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貧困地區群眾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農村貧困人口持續減少,貧困地區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社會事業明顯進步,貧困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我區扶貧開發雖然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後發展欠發達的基本區情並沒有根本變化,扶貧開發仍然任重道遠。按照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我區農村貧困人口為1012萬人,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發展程度低的邊遠山區、高寒山區、乾旱缺水地區、資源匱乏地區和水庫移民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弱,脫貧成本高、難度大,已脫貧的群眾也極易因災因病因市場風險等因素返貧。在新的形勢下,扶貧開發對象更加廣泛,內涵更加豐富,任務更加艱巨,工作更加繁重,扶貧開發進入到了新的攻堅階段。

  領導&&,全面動員,吹響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進軍號角。

  初春的八桂大地,春潮涌動,萬象更新。踏上富民強桂新跨越征程的廣西,扶貧攻堅站在了再出發的新起點。

  2月21日至22日,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全區各地紛紛舉行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啟動儀式,自治區四大班子36位領導分赴所挂點聯絡的36個縣(自治縣)參加啟動儀式,吹響了廣西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嘹亮號角!

  2月2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率領中直、區直對口幫扶單位到田東縣參加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項目啟動儀式,進一步動員各對口幫扶單位和廣大幹部群眾迅速行動起來,掀起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項目建設高潮,給田東縣幹部群眾以極大的鼓舞。郭聲琨深入作登瑤族鄉隴窮村隴弄屯,與大石山區的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基層幹部群眾拉家常、話扶貧、議發展。

  2月22日,自治區主席馬飚來到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鄉弄模村九香瑤族新村,參加該縣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啟動儀式,看望農村留守老人,深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與基層幹部群眾一起砌墻土、植樹種竹,共同勞動、共話發展,帶領大家在春天種下孕育希望的種苗。

  2月21日,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趕赴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鄉,在當地舉行的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廣西協力扶助基金會2012年捐贈儀式上,代表自治區政協向隆林捐贈了150萬元教育扶助資金。

  真扶貧,扶真貧。帶著深厚的群眾感情、帶著高度的政治責任、帶著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這兩天,自治區其他領導也紛紛奔赴各自挂點聯絡縣,在隆重而簡樸的啟動儀式後,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參加勞動,深入貧困村屯、貧困戶開展調研,制訂工作方案,研究具體措施,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責任,確保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自治區各部門和各市、縣領導也分別到各自的扶貧聯絡點開展項目實施活動。

  自治區領導心繫貧困群眾,率先垂范投身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極大地激發了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的熱情,一場前所未有、聲勢浩大的扶貧開發攻堅戰在八桂大地迅速打響!

  明確目標,科學謀劃,制定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實施方案。

  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發佈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去年底召開了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為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我區迅速行動,深入研究,認真謀劃,組織制定了《關於實施我區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相關28個配套文件也在陸續出臺,同時召開全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對扶貧開發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決定》是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總綱,28個配套文件是對《決定》內容的細化。《決定》系統闡述了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決定》明確了我區新十年扶貧攻堅的重點扶持對象和區域,確認了6540個貧困村,調整了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9個縣列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區域的滇桂黔石漠化區。《決定》提出:到2015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明顯改善,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健康狀況、綜合素質、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區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達到全區平均水平,逐步縮小發展差距,貧困地區與全區各地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確定廣西新階段扶貧標準及農村貧困人口規模。按照國家新的扶貧標準,重新確定貧困人口和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到村到戶到人,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工作。

  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從2012年1月1日起,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全區適齡農村居民,今年分三個階段實施。

  創新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補充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努力實現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目標。

  實施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 “十二五”期間扶持30萬農村貧困殘疾人增加收入;幫助10萬農村貧困殘疾人接受實用技術培訓;實施國家“陽光助殘扶貧基地建設”項目、中央彩票公益金“陽光安居工程”、國家“陽光家園計劃”等。

  加強農村基本醫療保障。2012-2015年,新農合參合農民籌資標準分別提高到290元/人年、320元/人年、340元/人年、360元/人年,全區新農合參合率達95%以上,五保戶、特困戶等全覆蓋。

  實施“雨露計劃”扶貧培訓。通過職業教育、創業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對農村貧困勞動力進行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能力。

  加快發展貧困地區特色産業。“十二五”期間建成10片以上特色産業示範工程基地,扶持100家以上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扶貧龍頭企業,建立1000個以上産業化扶貧示範貧困村。

  實施職業培訓扶貧攻堅工程。 2012-2015年,每年組織30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參加各類培訓,幫助提高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使貧困勞動力獲得初級、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實現轉移就業,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到2015年,全面解決我區現有1779.6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推進集中供水工程建設,發展城鄉一體化供水,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

  實施貧困地區坡耕地改造和基本農田整治。2012-2015年,在農村貧困地區進行坡耕地改造和基本農田整治72萬畝,促進糧食增産、農民增收和生態改善。

  加強農村貧困地區生態建設。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兩個四千萬畝”工程等,到2015年完成植樹造林綠化900萬畝;新建戶用沼氣池10萬座;發展林下經濟面積累計達2500萬畝;實現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農民累計1000萬人。

  實施農村公路通暢工程。2012-2015年,每年新增1000個行政村通水泥瀝青路項目,“十二五”末我區農村公路通暢率達90%以上。

  加快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實施中西部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中西部地區利用閒置校舍改建幼兒園和農村小學增設附屬幼兒園建設項目,“十二五”末項目縣力爭實現每個鄉鎮建成1所獨立建制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建成一批村級幼兒園,基本形成農村學前教育服務體系。

  堅持人口計生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到2015年,力爭使貧困地區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人群覆蓋率達80%,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下降。

  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佈局調整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到“十二五”期末,實現項目縣每縣城區建設1-2所寄宿制初中,每個鄉鎮建設1所寄宿制小學;為466所寄宿制中小學購置圖書館藏書61萬冊,裝備教學儀器設備。

  實施深化職業教育攻堅扶貧富民工程。推行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雙證書”同步制度,幫助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習者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順利實現就業。

熱詞:

  • 寄宿制初中
  • 農村飲水安全
  • 貧困家庭
  • 縣級電網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