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壯鄉村寨文化味兒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我把圍屋唱一唱,四季如春好風光。農村如今好面貌,水泥鋪到圍屋旁。”龍年新春,記者來到廣西賀州市蓮塘鎮仁衝村有著“江南紫禁城”美譽的客家圍屋。還未進屋,悠揚的歌聲就飄了出來。

  “我們正在對歌呢!”原來,“山歌王”黃仕茂和“山歌后”楊素芳正帶領著兩支隊伍在圍屋裏對歌。仁衝村是廣西“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的試點文藝村。這個春節,不只是仁衝村,壯鄉各個村寨的“泥腿子”文藝隊都活躍了起來,讓村裏的文化味兒特別濃。

  文藝搞起來,生活才算好起來

  “你看看我們村,街道亮了,房屋新了,村容美了。但大夥兒總覺得缺點什麼,總在盼望點什麼。” 仁衝村村委會主任胡仕琴説,“村民們盼望的是文化味更濃一些。”

  胡仕琴告訴記者,近年來,村民們物質生活改善了,精神文化生活卻愈發匱乏,文化味越來越淡。胡仕琴分析説,一是讀書少,打麻將、玩紙牌成為主要的娛樂方式;二是讀報貴,普通農民自發訂閱報刊有難度;三是看戲難,村民們看戲的機會較少,一些格調不高的戲班子卻借著婚喪嫁娶登堂入室,搶佔農村文化市場。

  “群眾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群眾。”鍾山縣清塘鎮文化專幹劉艷花也有著同樣的看法。她説,當前農村廣大群眾“想看戲”、“看戲難”的問題尤為突出。現在農村勞動人口流動很大,大部份人外出打工,很多原來的農村業餘劇團因此而無法延續下去。

  “農村業餘劇團是活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主力軍,他們的影響力在農民朋友的心目中是很大的。”劉艷花説,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有一個活躍的業餘劇團,就能給這個地方的廣大群眾帶來豐富活躍的文化藝術生活享受。

  鍾山縣清塘鎮英家村村民邱世保告訴記者,英家村以前都有自己組織起來的業餘劇團,排演桂劇、彩調、曲藝、歌舞等。這些演出隊伍送戲下村,活躍在田間地頭,逢年過節都為群眾演出。如今外出打工人員太多,劇團就無法活動了。

  “我們瑤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瑤家妹子愛繡花,不會繡花找不到婆家。但是近年來,受到農家女進城打工潮的衝擊,瑤家年輕一代會瑤繡的越來越少了,瑤繡幾乎到了失傳的地步。”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茶源村瑤繡傳承人李冬梅心痛地説,隨著老一輩瑤繡能手的先後離世,本地農村大多數青年人又紛紛外出務工賺錢,傳統瑤繡工藝可能後繼無人。“瑤繡是可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産,失傳了就太可惜、太可悲了!”

  “去年,我們村人均年收入近5000元,可以説慢慢富了起來。但是,只有把文化搞起來,我們的生活才算真正好起來。”胡仕琴説,村民富裕之後需要發展文化,用文化充實富裕的內涵。

  廣西文聯主席潘琦認為,廣大農村是滋生培育鄉土文化藝術的根源和土壤,鄉土文化藝術同時又深刻地影響著農民群眾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價值取向,並由此極大地作用於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現在,中央提倡文化建設力度空前,廣西也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強區。壯鄉農民群眾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創造了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並形成了獨具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文藝形式。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傳承和發揚的。”潘琦説。

  機制活起來,文藝才能火起來

  目前,廣西正在以賀州為試點大力實施“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實現每個鄉鎮都有文藝村,村村都有一定數量的文藝戶。據介紹,此舉為全國首創。

  “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是以廣大農村為陣地,以農民群眾為主體,以原有的傳統文化為基礎,通過創建、命名一批文藝村、文藝戶,廣泛組織開展公益演出、藝術培訓和專業指導,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農民群眾文化藝術需求、繁榮農村文化。

  潘琦説,“這項文藝惠民工程要讓農村文藝活動從‘窮開心’向‘富娛樂’轉型,從‘要我唱’到‘我要唱’轉型,從‘文藝裝門面’到‘文化自覺’轉型。”

  在現場會上,廣西文聯正式命名首批試點的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東球村等20個村為全區“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文藝村,命名八步區黃洞瑤族鄉黃洞村趙縣英家庭等30個文藝戶為全區“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文藝戶。工作經費原則上由自治區、市本級、縣(區、管理區)財政予以扶持。

  “這是我們村今年第一塊金字招牌!”黃洞瑤族村黨支部書記馮榮飄喜滋滋地指著村口那塊金燦燦的牌匾告訴記者,他們村有幸進入試點,成為“瑤族民間藝術村”。

  據馮榮飄介紹,黃洞村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瑤族盤王節”和“瑤族服飾”的傳承基地。近年來黃洞村累計投入50多萬元“搞文化”,成立了2支共50人的瑤族八音隊,3支共200人的民間山歌隊,2支共160人的瑤族刺繡隊,1支50人的瑤族歌舞隊。他們還建起了廣西首個村級瑤族博物館,修建了40米的文化宣傳長廊,在月灣茶園開闢了容納1000人的演出場地。

  “今年春節,村裏的文化活動特別多,各支隊伍紛紛粉墨登場。我們村民演的瑤族節目還拿過全國大獎呢!”黃洞村村委主任趙貴府自豪地告訴記者,2011年5月,以黃洞村原生態節目為基礎排演的,由村裏的文藝戶趙有福、趙縣英等多人參演的《鼓動瑤山》,一舉奪得“全國鼓舞鼓樂大賽”一等獎,同時還獲得國家級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作為試點地區的賀州市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氛圍濃厚,擁有瑤族盤王節、瑤族服飾、瑤族長鼓舞、瑤族蝴蝶歌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還有客家山歌、壯族舞火貓、黃姚豆豉等15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賀州市委書記彭曉春説,賀州把實施“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與非遺傳承保護工程結合起來抓,在第一批命名的文藝村中有大蓮塘蝴蝶歌村、虎馬嶺長鼓舞村、黃洞瑤族民間藝術村、仁衝客家山歌村、水口麒麟馬村、黃姚豆豉工藝村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基地。

  據賀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潘鳴介紹,要創建文藝村,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文藝人才,組建有文藝社團,文藝陣地穩固,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良好,文藝活動開展活躍。同時要有領頭人,有隊伍,有場地,有活動,有制度。

  借著創建文藝村的這股東風,客家山歌聞名四海的仁衝村決定造成客家山歌村。胡仕琴説,他們村的客家山歌隊發展勢頭喜人,每逢歌會萬頭攢集,漫山遍野歌聲如潮。

  如今,仁衝村的文藝活動紅火起來了。身懷絕技的民間老藝人成為了客家圍屋裏的座上賓,手把手傳、幫、帶,讓客家山歌傳承下去;客家山歌表演隊應運而生,每逢節慶廟會都要閃亮登場;一支以唱《月光光》為主題歌的客家少年歌手班也在仁衝小學誕生了……就這樣,客家山歌飄進景區、飄進節慶、飄進課堂,飄進了村民們的生活裏。

  隨著試點工作的鋪開,賀州市初步形成了“農民主體、社會合力、自我發展、常態管理”的“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實踐模式。“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為文藝直接切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闢了一條重要通道,為精神文明建設找到了一個最佳落腳點。

  長效機制是關鍵。潘鳴説,賀州建立了深入持久地開展公益演出、藝術培訓、專業指導的文藝惠民服務的長效機制,明確規定各文藝團體及文藝家協會每年下鄉開展文藝惠民活動的任務和要求。“讓藝術家在文藝惠民中感受生活,讓老百姓在文藝惠民中感受溫暖。”

  “現在,我們村經常開展文藝活動,村民們像種莊稼一樣‘種文化’,把‘文化的種子’種入鄉村大地。”富川縣城北鎮鳳溪村文藝領頭人陳永楣説。

  種子留下來,文藝才能傳下來

  “辦劇團好比種韭菜。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年年有新菜吃,是因為菜兜留在地裏。”陳永楣説,要想村辦劇團能永久生存,得有人才留下來。

  陳永楣告訴記者,他們村現存的文藝隊前身是始創于清朝嘉慶年間的鳳溪祁劇班。該劇團明清時期演古裝戲,民國時期演文明戲,解放後演現代戲,文革時演樣板戲,改革開放後演旅遊歌舞,總能生存下來。陳永楣説,“鳳溪劇團就像園地裏的韭菜一樣生命力旺盛,其中奧妙就在於有了人才和費用的保證。”

  如今,賀州市首批命名的20個文藝村之所以能長期開展活動,就是因為有文藝領頭人和一支強有力的文藝骨幹隊伍。

  為了建立“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的長效機制,賀州市實施了龐大的文藝人才建設工程,在全市造就十名文化名人,培養一百名文化管理幹部和一千名鄉村文藝能人。潘鳴説,經過幾年的努力,將幫助農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藝人才隊伍。

  賀州市八步區黃洞瑤族鄉黨委書記曾小燕告訴記者,他們鄉將眾多的能歌善舞、能寫能畫、能拉會吹、能繡會織的愛好者組織起來,重組各村民族民間藝術表演隊伍。現在,全鄉有瑤族八音隊4支,共80人;瑤族民間山歌隊4支,共300人;瑤族刺繡隊5支,共260人;瑤族民間歌舞表演隊1支,共50人。他們還扶持命名了盤王節傳承人趙有福、瑤族山歌傳承人趙縣英、瑤族嗩吶傳承人盤生安等“一戶一色”特色文藝戶。

  “我的瑤繡坊既是生産瑤繡製品的作坊,又是教授瑤繡工藝的學堂。”文藝戶李冬梅説,她的“冬梅瑤繡坊”已掛牌為瑤繡藝術傳承基地,培訓了 30 多名繡娘,繡娘們又各自帶了一批新繡娘。“我們的繡娘隊伍就像雞婆帶仔,如今越帶越多。”

  在實施“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中,試點的賀州市培養和造就了一批鄉村文藝能人,創作了一批文藝精品。其中,曲藝《蝴蝶歌飛》獲得了國家最高文藝獎“牡丹獎文學獎”,民間舞蹈《鼓動瑤山》、《賀州嶺南八音》獲得國家“山花獎”獎項,填補了廣西同類藝術的空白;客家山歌劇《仙姑嶺茶歌》獲得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劇目獎,《寶石坳》獲得中國戲劇文學獎二等獎。

  腰包鼓起來,文藝才能興起來

  “餓著肚子唱山歌,穿著補丁跳長鼓。”回憶起以前村裏文化建設的窘境,文藝戶趙貴府感受頗深。以前在農村搞文化,是個“只花錢、不來錢”的事兒。趙貴府説,只有讓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搞藝術”的好處,文藝村才能生存下去,民間藝術才能傳承和發展。

  在創建文藝村的過程中,黃洞村從村級集體經濟中拿一部分資金補助民間藝人,給參加文藝演出的村民發放工費,特別補助國家指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功夫不負有心人,黃洞村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瑤族盤王節”和“瑤族服飾”的傳承基地。

  “創建文藝村、文藝戶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形成文化産業,使文化成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彭曉春説,賀州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黃姚,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秀水,瑤族文化傳承基地——黃洞,客家文化傳承基地——仁衝,彩調傳承基地——鳳溪等進行了重點打造。這些村屯都已形成一定規模的旅遊景區,文化産業正在逐步拓展。

  賀州將“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與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千村萬戶”真正成為投入的主體、創建的主體,受益的主體。

  “如果説過去我們辦劇團是‘窮開心’的話,那麼現在已經轉型為‘富娛樂’了。”陳永楣説,他們村把瑤族刺繡、瑤族土紡、瑤族歌舞與旅遊開發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民族風情旅遊業。

  目前,鳳溪瑤寨民俗風情文化旅遊已成為賀州乃至廣西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每年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直接吸納就業人員38人,帶動瑤錦瑤繡和瑤家土特産柑橙等銷售百萬元以上。陳永楣説, “富裕起來的鳳溪,辦文藝的熱情更加高漲。”

  名聲鵲起的民間藝術也給黃洞村帶來了名氣和人氣。趙貴府説,黃洞村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村裏的“文化”搞起來以後,瑤族風情旅遊得到了投資商的青睞。他們已接待了來自美國、法國、泰國、日本、越南等中外專家學者、藝術家和大專院校師生數千人。

  “做夢都想不到,一套原始手工製作的過山瑤服飾可以買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馮榮飄説,村民們原以為土裏土氣的服飾、山歌、八音、長鼓成為了倍受外界追捧的民間藝術瑰寶。如今,有了“文藝村”的金字招牌,瑤民們學習刺繡、山歌、八音、長鼓的積極性就更高漲了,瑤族民間藝術也有傳承人了。

熱詞:

  • 賀州
  • 瑤族文化
  • 文化旅遊
  • 文化自覺
  • 文化建設
  • 村寨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