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研究發現:廣西駱越故地為百歲老人密集地帶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2日 16: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新華網南寧11月27日電(記者張鶯)記者27日從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了解到,專家研究發現,廣西壯鄉古駱越地帶百歲長壽老人佔當地人口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既與其自然地理條件相關,也與當地源遠流長的養生文化有關。

  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説,近年來在廣西駱越故地都陽山—大明山—大瑤山—駕橋嶺這一條弧狀山脈兩側地帶,發現了較多長壽老人。在環大明山地區的南寧市上林、馬山、武鳴三縣164萬人口中,100歲以上的老人有172人,每十萬人中有百歲老人10.46人,高於聯合國認定的每十萬人中有百歲老人7.5人的世界長壽之鄉標準。

  在馬山縣永州鎮,5.35萬人中有百歲老人21人,平均每十萬人口有百歲老人39.2人,是聯合國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3.8倍。中國史書中記載的兩個最長壽的老人都在這一地帶上,其中包括清朝嘉慶皇帝褒獎的清代永定土司(今宜州福龍鄉)境內的142歲的老人藍祥。

  據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研究,駱越故地之所以成為長壽之鄉,和這一地帶的天、地脈象和人文歷史都有很大關係。這一地帶是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帶,是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特殊地帶,曾被命名為廣西弧。特殊的地質構造使這一帶富含小分子微鹼性泉水,長壽老人集中出現的長壽之鄉多是地下小分子微鹼性泉水的富集區。

  駱越故地是中國醫藥和養生資源的“富礦區”。大明山生長著2000多種植物,其中有藥用價值的就達1300多種,是全國藥用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謝壽球等專家認為,駱越古醫藥蘊藏著一個巨大的産業,駱越故地的廣西將會成為中國新的醫藥健康産業的又一高地。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駱越
  • 研究發現
  • 百歲老人
  • 地帶
  • 廣西
  • 大明山
  • 長壽老人
  • 泉水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