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探索長壽的奧秘與養生之道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6: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巴馬長壽博物館是以長壽養生為主題,融合了巴馬的起源、歷史、民俗、文化等等,讓大家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巴馬。為什麼巴馬的長壽現象引起世界的關注?這是大家都想了解的一個問題,那麼我們就一起走進展廳,去探索長壽的奧秘與養生之道。

      第一部分:人脈源長 壽澤古今

      早在上世界的70年代,在巴馬所略鄉所圩村那合屯東南一公里處的莫山,發現了一顆巨猿牙齒化石,巴馬便成為世界上7處巨猿化石産地之一,説明巴馬在距今約13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就已有接近人類的巨猿出現。此外在巴馬的大部分山坡也採集到石斧、石錘、石磨棒、礪石等石器,屬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這也説明在6000年前,巴馬就已有古人類在這裡活動,他們憑藉著這些簡陋的工具在這片神奇土地上過起了定居的生活。

      歷史已離我們遠去,時光把我們帶到人類文明社會的近代。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而服用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但都事與願違,有的卻死於非命,慘痛的歷史教訓使清朝的皇帝們不再相信什麼仙丹妙藥能使人長生不老,轉而重視現實生活中的長壽現象,康熙皇帝倡導在全國給每一位百歲老人建壽坊、送壽匾以旌表人瑞,形成政俗。這塊禦詩碑,是嘉慶皇帝親筆給桂西北一帶一位活了142歲的瑤族老人藍祥題寫的賀壽詩,這首詩的核心內容是“煙霞養性”和“道德傳心”,意思是一個人長壽要有好的居住環境,更要有好的仁德思想的修養。

      到清朝末期,巴馬地區的長壽老人得到了不少由廣西提督府給長壽老人題贈的壽匾,其中有:“壽比岡陵”、“春圃煙霞”、“耋箕完貞”、“惟仁者壽”。

     “壽比岡陵”是同治3年欽命廣西提督府贈給所略鄉黃宏慕老人的壽匾,祝福老人與山河同壽。

     “春圃煙霞”:同治8年題贈楊潤魁老人,老人住的地方山高林密,雲霧繚繞,環境清幽,像春天的花園一樣生機盎然。

     “耋箕完貞”:讚揚女壽星黃氏有很高尚的道德貞操,耋箕是指90歲的壽星。

     “惟仁者壽”:1898年廣西提督學院給鄧誠才老人的壽匾,仁者壽出自《論語》,就是説行善積德,有仁愛思想的人才能長壽,這是我國長壽哲學思想的總概括,也是長壽人文的最高境界了。

      第二部分:長壽聖地 生命奇跡

1、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分佈圖

      國際自然醫學會從1975年起對全球進行長壽鄉調查,根據該學會制定的世界級長壽鄉的評定標準,先後認定了原蘇聯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耳比爾卡班巴、中國新疆的和田、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等五個世界級長壽之鄉。

2、世界級長壽鄉的共有條件(國際自然醫學會制定)

     (1)體格和性格:百歲老人體形瘦小,性格誠摯溫厚。

     (2)職業與飲食生活:農業——食物自給自足主食——穀物,副食——以蔬菜為主

     (3)嗜好:偶進煙酒,為了解除疲勞和消除精神緊張。

     (4)生活類型的一般情況:不離開出生地,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數代同堂。

     (5)總括:長壽鄉的長壽者有一個生命鏈:土地——農作物——生命。

(一)巴馬百歲壽星風采

       眾多百歲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而巴馬的百歲老人卻是另一番景象。巴馬的百歲老人大多生活能自理,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據統計巴馬百歲老人中90%的人一生無病也無疾而終,解放後的最高壽羅媽政享年130歲,臨終的前一天還和兒孫們共進晚餐,第二天便與世長辭了。如今還健在的最高壽者羅秀珍今年有124歲,她還能上山去摘野菜。還有些老人能幫別人看病,有的能穿針引線、練習書法等。

(二)神奇巴馬 養生天堂

      隨著巴馬長壽之鄉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巴馬養生度假市場的逐步成形,全國各地前來巴馬養生度假的人絡繹不絕,他們寒來暑往,像候鳥一樣隨氣候變化而往返,人們稱之為“侯人”現象。在這些人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大都市的亞健康的中老年人,他們在巴馬住上一段時間,各種疾病不治而愈,帶病而來,病癒而歸。説巴馬神奇是外地人在巴馬療養的親身體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這些“侯人”匯集巴馬,為巴馬演繹長壽現象憑添一道美麗的奇觀。

第三部分:天人合一 長壽有道

      隱匿于崇山峻嶺中的巴馬,風光秀麗,環境清幽,宛如一處世外桃源,在這裡,耄耄之年尚不能稱老,百歲人瑞都身體健康,神清氣爽,生活能完全自理,數代同堂,子孝孫賢,社會關愛,知足常樂,巴馬長壽現象的發生,主要因素之一是生態環境良好,用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的“天人合一”的觀點來審視巴馬,這裡的壽星群體得益於仁德思想的傳承……

(一)人文關懷

      生命個體的長壽,離不開群體之間互助關愛、社會安定、政府關懷、家庭團結、鄰里和睦諸因素,對老人的健康長壽影響很大,特別是家庭,巴馬長壽老人以家庭養老為主,四代、五代同堂,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老人呵護小孩,晚輩尊敬長輩,盡孝為先,其樂融融的生存環境,老人盡享天倫之樂,樂而忘憂,所以説長壽因素離不開人文關懷,離不開和諧的生活環境。

(二)長壽飲食

      都知道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飲食的結構是否科學合理對人的健康長壽影響極大,因為人的生長、發育與機能的維持,均有賴於合理的營養供給。巴馬的壽星們在飲食營養搭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飲食的只要特點是:1、五穀雜糧,素食為主;2、五味適宜,清淡為主;3、簡單烹飪,保持原味。

      這些特點集中概括為五低二高、五多五少的營養結構,為身體健康奠定了基礎。

      五低二高:低熱量、低脂肪、低動物蛋白、低鹽、低糖,高維生素、高纖維素。

      五多五少:1、多混食,少單食:即主糧和雜糧、蔬菜和豆類混食,主糧是大米和玉米;雜糧有紅薯、毛薯、芋頭等,菜類有黃豆、紅飯豆、南瓜、冬瓜、黃瓜、芥菜、苦脈菜、南瓜苗、紅薯葉、竹筍、大蒜及四時新鮮野菜等。2、多吃粥,少吃硬飯。3、多食植物油,少吃動物油。4、多吃素,少吃葷。5、多淡食,少食鹽。

(三)求壽民俗

      民俗也就是民間的風俗,是創造於民間有傳承於民間的具有時代相習的傳統文化現象;巴馬是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民俗豐富多彩,民間的補糧服飾、備棺、寄石護命、修陰功等祈壽活動,與巴馬長壽現象,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人們進行這些民俗活動時,往往帶著一種祈求的心理去與自然對話,認為這些民俗事象本身具有一種神的力量能改變人的命運,求壽民俗是巴馬長壽文化長廊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補糧”

      “補糧”是巴馬壯族中一種為老人祈求健康長壽的民俗活動。人生七十古來稀,人上了年紀,生理機能的衰退,免疫力下降頭痛鬧熱是經常的事,但老人有老人的想法,認為上天安排給他一生的糧食快要吃完,人生之路快要走到盡頭而憂心。為了安撫老人,子女們就張羅為老人“補糧”,用這種方式消除老人的後顧之憂,增強老人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實際上這是滿足心理需求的活動。

2、備棺習俗

       巴馬自古以來興土葬,老人辛苦一生,死後只求有副棺材棲身長眠,所以凡有60歲以上老人的家庭,晚輩就要為老人準備好“壽棺”。這種備棺習俗有幾層含義:一是為老人排除後顧之憂,備有了棺材,老人才覺得死後有安身之所而無憂無慮,天天望著自己的棺材便忘卻了生與死的界限,這種愉悅的心態有益於身心健康,從而得益壽延年;二是説明老人子女有孝心,自然得到鄰里鄉親的尊敬;三是寓喻兒孫陞官發財,家道興隆。備棺,對老人的心理健康而延年益壽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除了這些還有寄石、寄樹、修陰功等都是滿足人的心理現象而做出的祈福活動。

(四)民俗風情

       巴馬聚居壯、瑤、漢等民族,各族人民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多彩的民族文化,瑤族的祝著節、壯族的三月三歌圩,無不散發出誘人的芬芳,這些原生態的節日文化書寫出壽鄉生生不息的歷史畫卷,渲染著長壽奧秘的光環。

1、壯族三月三歌圩

      巴馬是著名歌圩之鄉。古人筆下對壯族歌圩的記載,在巴馬壽鄉都産生過、出現過,並一直延續至今。節日當天青年男女都出來對歌,家家戶戶都做五色糯米飯,小孩子吃紅雞蛋,氣氛十分熱鬧。

2、番瑤祝著節

      東山番瑤“祝著節”,也叫“達努節”,即不要忘記老母親,給老母親祝壽的節慶活動,是布努瑤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時間是每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九日,節慶活動主要內容有:跳銅鼓舞、笑酒鬥趣、射弩、賽馬、鬥鳥、打陀螺,小孩跳多番舞,男女青年唱細話情歌,老人唱瑤族始祖密洛陀創世歌等,純粹的原生態表演,風格豪放古樸。

      壯族民居的解説

      這是巴馬農村傳統木質結構的民居建築,可惜近幾年來,這種民居建築已很少見到了,基本上被鋼筋水泥結構的住房所取代了。在過去巴馬的百歲老人們都是在這種木瓦結構的居室度過他們的百歲人生。房子是三開間,中間是中堂兼會客廳,兩邊是臥室。

       在房屋的外面擺放著一台織布機,在過去人們的穿衣用布都是靠自己種植棉花自紡自製的,就是用這臺織布機織出來的各式各樣的布料、素白布、壘磚方格布、大方格布、紫紅蒸染布等,以紫紅蒸染布為上品,只有手藝高強的人才能做出來,所以價格比一般的布要貴得多。

        在巴馬農村,女兒出嫁時的嫁粧中要有兩床蚊帳,一床是黑色,

        一床是白色,黑色是新娘用,白色是新郎用,就是説女人從結婚的那一天起到老為止,睡的都是黑色的蚊帳,黑色蚊帳光線暗,不刺眼,容易入睡。當然還包括的哪些用意就由各位去展開豐富的想象了。

第四部分:長壽探研 科學解讀

       從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巴馬的長壽現象就引起國內科研機構的關注。1960年秋,武漢醫學院長壽科研小組就到巴馬進行調查。1975年起,國際自然醫學會在全球開展長壽鄉調查,至1991年先後認定了五個世界級的長壽之鄉,巴馬是第五個被發現的長壽鄉。(下圖是長壽學專家對巴馬長壽現象研究的科學解讀)

      支持長壽現象形成的四大因素:

       陽光:長壽村的天空特別明朗,藍天白雲,日照時間長,而且80%以上被譽為“生命之光”的4-14微米波長的遠紅外線,它能不斷的激活人體組織細胞,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提高免疫力。

       空氣:長壽村的空氣特別新鮮,空氣負離子的含量達到2500個/cm3以上。眾所週知,空氣負離子有“環境警察”,“空氣維生素”,“大氣長壽素”三大美名。它能有效的消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又能使人體的體液保持在弱鹼狀態,使人體內的疲勞素降低,調節人的情緒處在最佳狀態,又能使人體免遭慢性疾病特別是癌症的侵襲。

      水:長壽村的水有五大好處:1、小分子團的六環水;2、無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質;3、鹼性離子水;4、含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5、氧化還原電位低。這種水,特別是小分子團的水被科學家稱為健康水,功能水,回歸自然水,對人體健康長壽有極大的益處。

      地磁:長壽村的水為什麼是小分子團的水呢?科學家發現與長壽村的地磁關係甚大。長壽村的地磁強度遠遠高於其他地區,一方面,一定的磁場強度能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特別是微循環,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調節人體的離子平衡和陰陽平衡,另一方面,通過磁力線的作用,水被磁化了,大分子團的水變成了小分子團的六環水。科學證實,只有小分子團的水能通過只有2納米的親水道進入細胞,激活第二信使鈣系統,激活細胞酶系統,活化細胞組織,發揮生命的活力。

旅遊景點簡介

百魔洞

      百魔洞是壯語泉水口的意思,位於巴馬縣城西北25公里處的坡月村,1987年由中英岩溶地質專家組成的聯合探穴隊,在洞中經過歷時9天時間的探險考察後,一致認為該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故稱“天下第一洞”。

百鳥岩

      百鳥岩位於甲篆鄉西北面的漠齋山下的盤陽河流域,該洞是個獨特的地下河溶洞。洞內距出口不遠的廳堂中有岩燕、岩鷹、翠鳥、蝙蝠等飛行動物棲息,每當朝霞除升或夕陽西斜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岩燕飛出洞口貼水逐戲,蔚為壯觀,因此得名百鳥岩。

水晶宮

      水晶宮位於巴馬縣城西北的那社鄉大洛村牛洞屯,距縣城約44公里,從縣城至洞口行程約一個半小時,交通十分便利。洞內尤以潔白純凈、密集分佈的石毛髮、捲曲石、石花等景觀為顯著特色,因洞內石壁晶瑩剔透、雪白純凈而得名水晶宮。

結束語

      觀看完博物館,大家對巴馬的民風、民俗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來大家可以到巴馬的各個景區去觀賞遊玩,嘗嘗巴馬的特色美食,探望長壽村的百歲老人。

熱詞:

  • 長壽之鄉
  • 養生之道
  • 巴馬
  • 養生村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