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面臨日趨嚴重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裁員和失業,逐漸成為老百姓街頭巷議的關健詞,但在各方擔憂的同時,各地政府頻頻出招,限制當地企業裁員的政令,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那麼在當今的中國社會,所謂的裁員潮真的出現了嗎?而企業裁員,要上報政府,是應先保護勞動者利益,還是應先維護企業利益?波動的經濟形勢下,政府、企業、個人,各種矛盾如何調理?cctv-2《今日觀察》主持人陳偉鴻和評論員霍德明、張鴻一起和大家關注“限制裁員”。
政府限制裁員是否合理?
經濟形勢波動的日子裏,企業要不要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政府又怎麼樣才能幫助企業度過困難時期呢?
張鴻:贊同政府限制裁員
(張鴻 <今日觀察)評論員)
贊同政府限制裁員,這是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
有可能出現大規模裁員的跡象,那麼政府就要出手。因為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是1.2億。十分之一下崗了,這將涉及1000多萬個家庭。農民工重新回到家鄉,就不再是經濟問題,就變成了一個較大的社會問題。很多勞務輸出大省,一個省就幾百萬,如果他們都下崗回到家裏了,哪有新的經濟增長點讓他來打工?
我們看到長三角、珠三角有一些企業經營困難,但是裏面有多少是真的經營特別困難?資金鏈斷了,不得不破産了?還是有一些企業其實盈利還不錯,但是看到未來不景氣了,害怕了,就趁機把這個盈利拿走後再宣佈破産了。
因此政府要出組合拳。中小企業面臨什麼困難,現在這個困難政府能不能給你解決?如果能解決,這些人你可能就不需要裁。
現在這個所謂的冬天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不太一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然後增加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然後淘汰了一些人,和現在這個裁員是不一樣性質的。這是全體性的,在危機時刻,大家要抱團取暖。
當所有的企業都拿出箭來,要瞄準弱勢的僱員時,政府就得出面。
霍德明:對政府限制裁員 持保留態度
(霍德明 <今日觀察)評論員)
現在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了,政府限制裁員這事,我不能完全贊成,我持保留態度。
政府能要限制中小企業,要限制裁員或者不裁員,是很困難的。中小企業已經是竭盡全力在做生意了。而對中大企業或者是國有企業,政府是不是可以限制他裁員?讓大企業多一點的技術上的變革,才有機會做這麼一個不裁員的彈性。
現在還沒有到很冷的情況。當經濟不景氣時,該淘汰的企業就在這個時候被淘汰。當一個企業當開始裁員,是它本身無法經營,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了。在這時候淘汰掉,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的生路。
所以我對於政府有關限制裁員這事,原則上還是不敢茍同。站在勞工的立場,希望工作穩定。但是同時要想到,生産力不僅是個人勞工本身,還肯定跟僱主很有關係。所以限制裁員,有些操之過急。
形勢嚴峻 但裁員潮未現
經濟環境變化是否已引發裁員風潮,民眾關注,政府關心,中國就業形勢究竟著一個怎樣的真相?
張鴻:裁員潮 遠遠未現
(張鴻 <今日觀察)評論員)
“嚴峻”其實就是看到危機的跡象,如果説解雇的潮流還沒有到來的話,那現在已看到一點水的痕跡了。比如今天上午幾個變化:第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增速下降,就是説,前幾個月一直是9%的增幅,然後到了10月份是8%的增幅,這是很多年來第一次下降。第二是企業用工,需求,也出現了下滑。第三,企業崗位的流失和新增的崗位相比,出現了負增長。因此是有危機的這種跡象,但沒必要,出現那麼大面積的恐慌。
因為儘管增幅出現了9%到8%的這樣一個回落,但是其實增幅還是在8%以上,我們在世界上還是屬於高速的增長。
失業大軍當中,是不是真的在火車站的人流的運量當中有體現出來?
其實, 10月11號到27號, 20天時間廣州站發送旅客是117.4萬,比去年增加了10%。這個廣東勞動部門也解釋了,可能有些農民工有一些提前回家過春節。還有廣東可能經濟不是特別景氣,影響了一些製造業,有些人然後回家去創業去了。而在內地,如説重慶出現了農民工創業的登記數字的上漲。又比如浙江,政府公佈的只有99家的民營企業倒閉,而浙江共有62萬家民營企業。
因此我們的確沒有必要恐慌。但是很多媒體喜歡用“返鄉潮”吸引眼球,大家就覺得恐慌。
霍德明:冬天只在個別區域 全國範圍仍然溫暖
(霍德明 <今日觀察)評論員)
今年從年初到第三個季度,失業率是4%點多,低於今年年初平均水平,失業率在降低。
很顯然,我不同意很嚴峻這種説法。
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的中國,面臨國外急速冷卻的經濟形勢,對於出口企業傷害是非常大的。但是出口企業的打擊,並不是代表全國各地都是這樣。
這些農民工友,在新農村建設的情況下,也許發現城市就業不是那麼好,掙的錢不是那麼多就回家,説不定他會創造農村的就業。
抱團取暖 共度冬天
是留住員工,抱團取暖,還是規避責任,裁員過多,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政府、企業如何面對中國式裁員?
王振滔:企業不要隨便裁員 擴大市場才是關鍵
(王振滔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不認為減員是最好的方法,哪怕是現在就是冬天的話,我們怎麼想辦法怎麼去過冬,而不是減員,如果説作為企業主來講,怎麼面對這個市場,爭取一個很好的有利機會,擴大自己的市場,這樣的話也可以把有些員工進行分流,這也是一個好的方法,所以我想困難在企業的經營當中,肯定是存在的。那麼怎麼樣去面對,所以作為企業來家講,在這樣的一個危機情況下,才要顯示自己的一種責任,這是最關鍵的。
郭凡生:政府限制裁員 其實會讓企業權限模糊
(郭凡生 慧聰國際總裁)
《勞動法》裁員就是符合補償標準,符合裁員流程,你就隨時可以裁員,這是《勞動法》給所有企業的一個東西,是不是任何一級政府,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情況出一個暫行規定,在一個法律上加進新的內容,這個是需要討論的。企業裁多少人?什麼時候裁人?是由企業來決定的,而現在呢,是裁到多少人數以上,得政府批准,那麼請問,是政府在辦企業,還是在企業在辦企業?
張鴻:國家政策用心良苦 溫暖才是關鍵詞
(張鴻<今日觀察)評論員)
其實各級政府出臺的這個措施,是要避免出面大規模下崗問題。
因為大規模的裁員或返鄉潮可能是社會問題,甚至可能是政治問題。所以地方政府有責任來保證社會的穩定。
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還有百姓都感到了寒意。那我們怎麼辦?我們一定要抱在互相取暖。房地産商不用管它,它本來就有高樓,有暖氣呵護著。企業主也不用去干預他,但要監控他,因為他那裏有很多穿著很單薄的農民工。很多IT業也被裁了,坦率地,他們是有一點點保暖的內衣的,所以不是那麼怕冷,因為他有積蓄,未來找工作也有優勢。但這些農民工是非常單薄的,必須得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度過這個寒冬。這時,政府要避免這些企業主把他們推到外面去,讓他們凍著。
其實在國家的這些政策的背後,真的有他們的良苦用心。就是一個核心的詞:“溫暖”
霍德明:不要誇大裁員潮
(霍德明 <今日觀察)評論員)
在金融海嘯,經濟危機,可能把裁員潮這個東西誇大了。目前我們還不到嚴冬有些人可能暫時離開工作崗位,是因為我們本身的産業結構問題。2006年發現就業難,而那個時間點上是非常穩定的。現在我們千萬不要把它誇大。如果真有農民工大批返鄉,發生社會上的問題,地方政府肯定第一個警覺到。我相信,地方政府肯定會跟當地的企業做好協調工作。
無論如何,我很肯定地説:裁員潮遠遠沒有來到。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