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鋼鐵業"國進民退"為何愈演愈烈

 

CCTV.com  2009年05月21日 14: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內因:産能過剩經營虧損面臨整合

  外因:行業轉型升級行政推動重組

  最近,有傳聞説著名的民營鋼企海鑫集團,將要出售給首鋼集團,目前雙方正在進行談判。

  據悉,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海鑫鋼鐵陷入停産危機。由於沒有市場、庫存嚴重積壓,海鑫鋼鐵從去年11月份限産,全部6個爐中停産4個。

  此外,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李兆會接手海鑫鋼鐵後,將鉅額資金投入金融投資領域,並有大量銀行貸款未還。

  海鑫鋼鐵2003年曾憑藉2.03億元納稅額,坐上了國家稅務總局認定的民營企業2003年度的納稅頭把交椅,自此之後,一直位列該納稅排行榜前幾名。

  在鋼鐵領域,許多民營企業都面臨海鑫鋼鐵同樣的命運,或者出售股權,或者被整編重組,“國進民退”的現象愈演愈烈。杜雙華控制的日照鋼鐵,即將被山東鋼鐵重組;張志祥、郭廣昌和劉永好在寧波鋼鐵中的股份,今年3月全部轉讓給了寶鋼集團。

  資金鏈斷裂是直接原因

  民營鋼鐵被整編,直接原因是經營虧損、資金鏈緊張,經營難以為繼。

  從去年開始,為期5年的鋼鐵景氣週期結束。先是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飛漲,其後更是有金融危機的衝擊,民營鋼企都已經不堪重荷,資金極度緊張,許多中小型企業被迫停産、減産,處於虧損的邊緣。

  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沙鋼集團,也不得不大規模限産以及裁員。通過大規模收購而形成的全國第四大鋼鐵集團,由於其收購多發生在本輪鋼鐵景氣週期的最高潮,高昂的收購價格擠佔了沙鋼寶貴的現金流,這使沙鋼在2008年的鋼鐵寒冬中除了自保外沒有餘力收購其餘瀕臨倒閉的鋼企,錯失低成本擴張的好時機。

  甚至有的企業在鋼鐵紅火的時候也虧損。比如寧波鋼鐵,近年來的盈利情況一直不好,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寧波鋼鐵的稅後凈虧損約為3.9億元人民幣。此時正是鋼價高企之時。

  在這輪危機中,不僅民營鋼鐵虧損嚴重,國有大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繼民營企業之後,今年也將陷入虧損局面。寶鋼董事長徐樂江預計今年將全行業虧損。

  以寶鋼股份(600019)為例,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90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97.7%;基本每股收益0.01元。預計2009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將大幅下降;唐鋼股份(000709)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7.29%;實現凈利潤同比減少88.54%;每股收益0.02元,同比減少90%。預計公司200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億元,同比下降50%-100%,每股收益0.03元。

  民營鋼鐵産能過剩

  除了市場直接因素,民營鋼鐵尤其是中小型的鋼鐵企業,國家産業政策無論節能減排、壓縮鋼鐵産量,或者淘汰鋼鐵落後産能,所有的政策都要求中小民營鋼鐵企業轉型,退出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

  從2002年開始,我國鋼鐵行業在強大的基礎建設需求下高歌猛進。

  2002年時,國內的粗鋼産量只有1.8億噸,到2008年産量已達約5億噸,産能已經達到6.6億噸左右,出現1.6億噸過剩。

  民營鋼鐵企業也在這一波發展中抓住了機會,2002年民企産鋼3000萬噸,到2007年民企産鋼2億多噸。

  5年中,國內鋼鐵的增量2/3來源於民營鋼鐵企業。如今産能過剩面臨整合,民營企業更是首當其衝。

  此外,民營企業由於資金和技術限制,一開始往往從低端做起,也是政府淘汰的重點。今年民營鋼鐵企業的日子會很難過,很多企業産能已經形成,但是卻無法釋放,使投資收益率下降。

  以河北為例,鋼鐵産能中有近45%的煉鐵能力、27%的煉鋼能力屬於國家産業政策規定限期淘汰的落後産能。其中絕大多數存在於民營企業。

  去年12月19日,河北唐山市39家民營鋼鐵企業整合重組為兩大鋼鐵集團,産能總規模達到2800萬噸,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民營鋼鐵企業整合。

  有分析指出,鋼鐵行業大量民營企業被國有鋼企納入囊中,其中固然有不少民營鋼企是因為規模較小、經營不善而被合理重組的,但也有一些技術實力較強、經營狀況較好的民營鋼企是在地方行政壓力下被迫重組的。

  近日,日照鋼鐵將資産注入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業內有分析説這是為了避免最終被國企整編的命運。但此舉能否成功,決定權在於香港聯交所。去年11月5日,在山東省政府的主導下,山東鋼鐵和日鋼集團簽訂了重組意向書,由山東鋼鐵重組日鋼集團。杜雙華顯然不願“坐以待斃”。

  可能還有贏利空間

  針對鋼鐵業的“國進民退”現象,中信證券分析師周希增認為,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

  中鋼協會長、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指出:民營企業涉足鋼鐵後,短期內做大做強並不容易。鋼鐵項目投資大、週期長,一條生産線就是幾十億,很少有民企能夠支撐得起。前兩年鋼鐵市場火爆,一些民營資本見有利可圖就入了行,這些企業生産一般的大路貨可以,生産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的産品就不行。沒有規模,沒有技術,民營鋼企很難在行業低谷期挺過去。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民營鋼鐵企業經營更靈活,效率也更高,“國進民退”或許只是階段性現象。中小民營鋼鐵的出路在於彌補大中型鋼鐵企業的市場空隙,由於人力成本低、沒有歷史包袱、機制又比較靈活,生産這些産品的成本要比大中型鋼鐵企業低很多,這才是其真正的比較優勢。

  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戚向東表示,按目前的鋼價,60%的鋼鐵企業都虧損,但民營企業可能還有贏利空間。

  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預測,未來幾年我國民營鋼鐵在整個市場份額將超過50%。民營鋼鐵業有著明顯的市場效率、成本優勢,在未來2年鋼材價格和原燃料價格都將在低位徘徊時,民企在市場競爭中會存在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