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舉行的第十二屆科博會上,多位海外專家呼籲,為應對金融危機,各國政府應加強對信貸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監管,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促進生産力提升和技術創新,以轉變未來的經濟增長模式。
政府監管和救市同等重要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裏克 馬斯金在談到金融危機産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時認為,信貸是經濟的命脈,信貸市場一個小的風波經常會被擴大化,同時,信貸市場不具備自我調節機制,因此,信貸市場和金融市場需要政府的有力監管。
“金融危機的解決方案,實際上甚至會增加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他表示,目前政府對銀行的救市政策也是有代價的,如果銀行陷入困境時可以指望政府採取救市政策,他們就會無所顧忌地發行高風險貸款,銀行往往會忽略高風險貸款給他人或者其他銀行帶來的外部效應,低估了這些貸款的社會成本。因此,救市政策只是整體解決金融危機方案的一個部分,更重要的還要對銀行進行監管,例如限制或者制定限制銀行發放次級貸的規定。救市和監管對於防範和減小金融危機的風險是同樣重要的。
“在新的改革階段,我們必須要接受全球化的現實,保證我們所有的金融産品都能夠受到很好的監管。”新佈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長官馬克 讓表示,需要有一個得到更好監管的金融體系來應對這場金融危機。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應該加入更多的監管和紀律,在保證貨幣穩定的同時對資本流動進行一些限制,來提高國際支付能力。
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創新
全球經濟衰退給創新活動和創業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尤其大,中小企業融資成為世界性難題。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愛德華 普雷斯科特認為,技術創新對於商業週期一直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快速擴張和90年代經濟繁榮的時期,整個生産力的逐步提高,是技術知識增長的結果。因此,把資源重新分配到效率更高、更具創新活力的企業,是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關鍵。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副秘書長皮埃爾 卡洛 帕多安認為,經濟危機已經開始降低企業的創新活力,這主要是因為創新多是順週期的。中小企業已經受到了信貸緊縮的嚴重影響,銀行紛紛收緊了信貸的期限和條件,提高貸款利率,要求更高質量的抵押物和更高的擔保,無形中促使中小型企業之間形成貸款方面的兩極分化。如果企業得不到足夠的資金,他們就會削減用於研發的投入。
他認為,採用金融手段扶持創新活動,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創新,這是經濟模式轉變策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維韋克 阿羅拉認為,目前銀行多是對大的國有企業提供一些服務,對於中小企業提供的服務並不是很多,所以,應當對金融體系進行改革,使銀行有動力向小公司提供貸款。如果銀行的改革能夠更快一步的話,中小企業將能夠更好地在市場上找到融資的方式。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