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余豐慧:有多少配套資金在銀行“冬眠”

 

CCTV.com  2009年05月19日 14:1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余豐慧

  一段時間以來,面對一季度4.58萬億以及4月份6000億的天量信貸投放,與一季度特別是4月份CPI、PPI、發電量、進出口貿易等重要經濟數據相比較分析,根據中小企業融資仍然困難情況,許多專家無論如何都感到這麼多的信貸投放,各項經濟指標絕不應該是現在這種狀況。一直在尋找原因,得出的結論是,信貸資金沒有進入經濟實體。

  那麼,信貸資金到哪去?

  筆者認為,一是企業在銀行間通過票據虛假融資進行套利,也就是説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沒有把資金用到生産流通中,而是在企業與銀行之間轉悠著套利。同時,銀行與銀行之間也在套利。多數為股份制銀行以及中小銀行把資金存到大型銀行吃利差。二是信貸資金進入了股市。這些猜測此前確實沒有具體依據,只是根據日常一些現象觀察而得出的結論。現在,審計署通過審計抽查的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35個新增投資項目後,證實了此前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

  審計署用活生生的數據證明,雖然貸款放出天量,截至4月底已經超額完成全年5萬億投放任務,但是,主要依靠地方和銀行信貸資金進行項目配套投資的資金卻只到位不到一半。信貸資金未進入經濟實體,已經成為影響保增長的重要因素。筆者可以肯定地説,如果今年4月底以前5.24萬億信貸投放都進入了經濟實體,335個新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絕對不會到位率如此之低,中小企業融資難或許已經解決,幾個重要經濟指標絕不是4月份那種低迷狀況。

  造成項目資金配套不到位,企業在銀行吃利差,銀行之間相互套利的原因是複雜的。但是,從大環境看,是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強,企業投資內生力量仍然沒有被調動起來;從具體分析,還是一些企業見利忘義的短視行為,銀行盲目急於放貸的粗放管理原因,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等情況。按理説,只要銀行對企業貸款把關嚴格,放貸進度隨著項目進度走,放貸後緊盯著企業使用情況,完全可以使得信貸資金很快進入生産經營之中。目前,這種上級強壓式、命令式、限制時間式的放貸做法,不能保證信貸資金的真實用途,並給信貸資金埋下風險隱患。加之,監管部門本來是監督信貸資金風險的,現在也成了督促放貸部門。這就出現市場、銀行裏並不缺流動性,銀行間資金相當富裕,但是,項目資金配套到位率低、中小企業發展仍然感到融資難的現象。極大富裕的流動性對經濟促進作用大大削弱了。

  因此,商業銀行要對前4個月的5.24萬億貸款增量進行結構優化,摸底調查,督促企業把貸款使用到生産經營之中,使其真正落實到經濟實體之中。商業銀行必須堅持貸款隨著項目進度走,加大落實貸款用途。監管部門必須加大監管力度,對於套取銀行利差的企業,勒令銀行立即收回貸款,嚴肅查處商業銀行之間的相互套利行為。後幾個月的信貸投放重點應在中小企業、農業,重點基礎設施的配套資金需求。同時,必須控制好信貸投放的節奏、力度,貸款投放儘快從應急性遏制經濟下滑轉到調整結構、注重效果、防範風險的常態上來。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