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昨日發佈四季度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報告。報告認為:
■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從金融體系向實體經濟擴散,越來越多國家將受到危機的衝擊,影響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受外部需求和投資需求明顯減弱影響,我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全年GDP增速將回落至9.6%左右。
■消費需求仍會繼續穩定增長,物價水平也將繼續回落;與此同時,銀行流動性依然富裕,人民幣仍處於升值通道之中。
■房地産市場調整將進一步延續。
消費增長態勢不變,名義增速將有所放緩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和投資已顯現疲態,擴大內需、啟動消費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途徑。報告預計,今年四季度消費持續增長態勢不會改變,但名義增速將有所放緩。
報告分析,從目前釋放的政策信號來看,政府將出臺更多政策措施擴大消費需求,提高居民收入。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推動農村改革的重要決定,中央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費水平大幅提升,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奮鬥目標,這將有利於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高農民收入,推動農村消費市場升級。
因此,建行分析,未來財政、貨幣政策等利好措施仍將不斷出臺,這有利於促進消費需求穩定增長。
不過,雖然預期居民消費增長態勢比較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影響消費穩定增長的不利因素,建行預計,四季度消費增速可能略有減緩,名義增速將回落至21%左右。
不利因素首先在於居民收入增速明顯放緩。前9個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4.7%,增幅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增速同比回落5.7個百分點。
銀行流動性依然富餘,“雙率”仍有下調可能
上半年,我國宏觀調控的主題詞之一仍是防止通貨膨脹,警惕市場中過剩的流動性,為此,央行5次調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上收流通性資金1.27萬億元;隨後金融風暴來襲,原本充沛的市場資金面一下子收窄,在實體經濟體系放鬆信貸的一致呼籲下,央行進行了反向操作,並在去年3.63萬億元貸款總額的基礎上,計劃上調新增貸款2000多億元,雖然貨幣大量出籠,但建行報告認為,銀行系統內部流動性依然富餘。
報告分析,5月份以來,M1、M2同比增長不斷下滑,M2同比增長由年初的18.94%下降至9月末的15.29%,M1同比增長由年初的20.72%下降至9月末的9.43%,這固然與金融機構外匯存貸款增多,外匯佔款相對減少,基礎貨幣投放外在壓力有所減輕等因素有關外,M1同比增長幅度下降遠大於M2,也表明實體經濟中流通中的資金不斷減少,實體經濟資金面收窄。
不過,過多的流動性累積于銀行體系內,在削弱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同時,也影響到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和貨幣政策傳導效果,為使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得到有效滿足,減少外圍因素對我國的影響,放鬆銀根、刺激經濟的政策意圖或將越來越強烈。因此,報告預計年內央行仍有可能繼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四季度新增貸款較去年同期會有所增加,實體經濟資金面緊張局面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房地産市場進一步調整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樓價陷入深幅調整狀態。為擴大內需,刺激購房消費,中央及地方政府已出臺諸多旨在提振樓市的措施。但建行報告分析認為,短期看,這些措施帶來的實際效果有限,房地産市場調整在第四季度將進一步延續。
報告認為,降息、免稅這些措施對房地産市場具有較大的正面影響,不僅可以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和個人買房成本,緩解資金流動性不足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房地産交易量。但是,當前國際國內宏觀形勢不確定性風險加劇,我國房地産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目前我國房地産價格水平仍然偏高,價格調整壓力較大,減息作用只能體現在新增貸款上,因此,短期看,這些調控措施帶來的實際效果有限。
報告表示,多年來快速持續上漲形成的我國房價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突出矛盾仍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緩解,房價過高、購房需求不足問題仍是我國房地産市場進一步調整的主要壓力所在。同時,三季度以來進一步演化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的重創,以及我國經濟出現的週期調整,也會對房地産市場形成新的調整預期。
預計四季度,房地産銷售低迷,市場交投清淡的局面很難改變,我國房價將面臨一個從持續上漲向同比下跌的轉折,整體房價漲幅進一步下調,降價面將進一步擴大。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