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清淡,弄得人好不心焦,各地政府忙出手,主管部門首肯,或減稅、或鼓勵、或放鬆,招數迷人眼。
回首2006、2007年,同是樓市,仿佛做夢,儘管當時為控制房價漲勢,主管部門提高交易稅率,但價格還是漲個不休,直教人魂牽夢縈,當年為何漲,漲得百折不撓?現在為何調,調得垂頭喪氣?當年提高稅率,沒有立竿見影地把房價控制住,現在降低交易稅率,效果怎樣?還得拭目以待。
很多人認為,現在市場不景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銀根收得比較緊,市場上的錢太少了,流動性緊缺,所以放鬆銀根,降低交易成本,交易就會活躍起來。關於流動性,市場上曾經有過一個精妙的比喻,“流動性是個膽小鬼,一嚇就無影無蹤”,股市、樓市大家一門心思向上的時候,主管部門多次收緊流動性,直接效果並不明顯,那時候大家都膽大,都不願意持有現金。
幾個月,天地玄黃,一場次貸風暴,把大傢伙兒的信心消磨殆盡,股市已經是“鱷魚進去,壁虎出來;姚明進去,潘長江出來”,社會上不是沒有資金,只是資金不敢介入;樓市也是如此,剛性需求依然存在,資金都在,老百姓的購買力也還在,但這種市場環境下,這種預期下,你讓我買房,給個理由先?
“預期紊亂”是經濟學持之以恒的一個關注焦點,預期未來前景不妙,誰會輕易出手?未來前景好,交易稅率高,市場參與者也願意介入;未來前景差,交易稅率低,市場參與者也缺乏熱情。
減稅也好、鼓勵也好、放鬆也好,種種措施出臺時,還是希望制訂者能多從鼓勵市場信心著手。整個市場有信心了,成交自然活躍了,如果政策出臺後,反而引發了市場觀望情緒的進一步蔓延,那得不償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樓市調整兇猛,各路開發商的拿地量明顯減少,未來兩三年的市場供應量存在下滑的趨勢,各地救市政策出臺,效果如何尚待觀望,如果政策效果滯後發揮作用,等到供需法則再度發揮作用的時候,兩種效應疊加,房價恐怕又要面臨新的波動,今天的救市措施會成為未來房價波動的一個源頭嗎?房地産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支柱型行業,平穩是第一要務。主管部門在出臺刺激樓市措施的時候,還望能以增加交易者信心為主,干預價格、干預資金週期、干預企業經營,其效果往往是多元的,要綜合考慮。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