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國際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美國負資産家庭1200萬 離經濟危機還有多遠?

 

CCTV.com  2008年10月24日 10:1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上海證券報  

漫畫 劉道偉

  美國樓市泡沫破裂,負資産家庭數從2006年的300萬暴增至今年的1200萬,即平均每6名業主,便有1人瀕臨斷供,甚至破産,將隨時引發新一輪斷供和破産潮。據估計,到明年9月,負資産人數將迫近1460萬。

  美國離經濟危機還有多遠?

  非金融企業現金流發生困難、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進一步收縮、實體經濟部門的活躍度減弱、內需不足惡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步大幅放鬆將帶來雙赤字惡化、透支模式深化等因素正在對美國實體經濟造成深入打擊。明年美國經濟可能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

  美國從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究竟還有多遠?數據海洋中的拾貝也許能夠帶來不失理性的可能答案。首先必須提及,美國二季度2.8%的增長指標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經濟內需萎縮的趨勢,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二季度,扣去貿易貢獻後的美國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14%、0.13%和-0.13%,大大低於1975年以來近131個季度平均的3.28%,而上一次該指標出現負值還是“9.11”事件發生的2001年三季度。可見,美國經濟的內需不足其實早有端倪。

  由於擴張性政策搭配的政策效果已提前透支,次貸危機滯後影響不斷顯現,三季度美國經濟面臨衰退,個人消費、企業生産、批發零售、家庭就業和房産市場均不同程度的大幅惡化:

  美國名義消費7月8月同比增長4.9%和4.6%,不僅低於6月5.2%,還低於次貸危機爆發近13個月平均的5.18%和1991年以來近212個月平均的5.58%;實際消費同比增長0.4%和0.1%,不僅低於6月1.1%,還低於次貸危機爆發近13個月平均的1.73%和1991年以來近212個月平均的3.21%。消費增長放緩的原因有三:其一,個人可支配收入下降,6至8月,美國個人可支配收入環比增長率分別為-1.8%、-0.8%和-0.9%,195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出現連續三個月負增長;其二,消費模式潛在轉變,7月和8月,美國消費者信貸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9%和3.8%,不僅次貸危機爆發以來首次跌破5%,還大大低於1943年至今近787個月平均的9.98%;其三,消費信心受挫,7至9月,世界大企業聯合會消費者現況指數為65.8、65和58.8,大大低於二季度和次貸危機前的平均水平。

  美國工業産值7至9月分別環比增長率分別為0%、-1%和-2.8%,遠低於1920年至今近1066個月平均的0.29%,其中,9月的-2.8%不僅創1974年12月以來最差表現,還在近88年1066個月中排在最差月份的第44位。在産量下降的同時,美國企業還在減少生産能力的使用,7至9月,美國設備利用率分別為79.6%、78.7%和76.4%,不僅低於二季度末的79.7%,還大大低於1967年至今近502個月平均的81.38%,其中,9月的76.4%創下2003年10月以來的新低。

  美國商品零售環比增長率7至9月分別為-0.6%、-0.4%和-1.2%,不僅1992年以來首次連續三個月負增長,還低於二季度末的0.1%和1992年以來近200個月平均的0.41%,其中,9月的-1.2%創2005年8月以來新低。2008年9月,美國汽車銷售環比下降8.76%;8月,工廠訂單和製造業銷售分別環比下降4%和1.8%;7月和8月,批發銷售則分別環比下降0.8%和1%,批發零售各項指標均在三季度發生趨勢逆轉,進入負增長狀態。

  美國失業率7至9月分別為5.7%、6.1%和6.1%,高於二季度末的5.5%和1948年以來近729個月平均的5.59%,8月和9月的6.1%,創2003年9月以來的新高。平均失業期則為17.1、17.4和18.4周,高於1948年以來近729個月平均的13.52周,9月的18.4周為2005年8月以來新高。截至9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連續9個月負增長,累計減少76萬人,其中三季度減少29.9萬人,金融保險地産行業減少2.9萬人,服務業減少11.1萬人,服務業就業6至9月連續4個月下降,表明美國就業壓力已經從金融領域向其他行業擴散。

  美國現房銷售7月和8月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2.8%和-10.7%,連續31個月負增長;新房銷售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4.7%和-34.5%,連續33個月負增長;建築開支同比增長率均為-5.9%,連續22個月負增長;7至9月,建築開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2.2%、-35.7%和-29.5%,連續31個月負增長。

  需要強調的是,由於經濟指標公佈較為滯後,9月中下旬次貸危機劇烈演化對實體經濟産生的影響尚未能體現在以上數據之中,最新金融市場動蕩及事態變化則可能將通過非金融企業現金流發生困難、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進一步收縮、

  實體經濟部門的活躍度減弱、內需不足惡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步大幅放鬆將帶來雙赤字惡化、透支模式深化等渠道對美國實體經濟造成進一步深入打擊。

  次貸危機劇烈惡化對實體經濟的可能衝擊已經部分顯現在先行指標中: 10月,密執安大學消費者現況指數從9月的70.3大幅降至57.5,預期指數從9月67.2大幅降至56.7,表明市場信心急速下滑;10月20日當周,ABC國民經濟指數從9月中旬的-66大幅下滑至-84,創1992年2月以來的新低,在1987年以來近1187周中排第4低位,表明市場對美國經濟的預期大幅調低;10月,費城聯儲商業前景指數從9月的3.8大幅下滑至-37.5,創1990年10月以來的新低,在1968年至今近486個月中排第8低位,表明商業前景十分黯淡;9月,美國採購經理指數從8月的49.9大幅降至43.5,創2001年10月以來新低,領先指標則降至100.6,同比下降2.99%,表明經濟活動趨向收縮。

  從目前的事態發展來看,雖然不能排除大蕭條重現的可能性,但在全球政策聯動的救助下,生産率在危機期間並未下降且長期增長極具韌性的美國經濟有較大幾率避免大蕭條式的經濟崩潰。但是,程度稍顯溫和的經濟衰退依舊不可避免,預計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將降至1%以下,四季度將進一步降至-0.5%左右並可能成為NBER(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判定衰退的重要依據,次貸危機劇烈惡化的滯後影響則很可能讓明年美國經濟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程實 作者係金融學博士,宏觀經濟分析師)

1111111

>>> 直擊華爾街風暴 <<<

222222

>>> 2008直擊美歐金融風暴 <<<

搶 眼 新 聞

蓋茨創建了神秘新公司

英女王損失慘重

房價工資比達10.2 還不到底

郭晶晶霍啟剛下月完婚

腦殘?噱頭?6萬/平米開盤

雅虎裁員 也"請不起顧問"

"中國製造" 挑戰中屹立不倒

曹遠征:現在買房合適嗎?

IMF總裁就“情人門”道歉

責編:李菁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