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嚴重的問題是教育“富人”

 

CCTV.com  2008年09月24日 10: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週年。最近我在講課或者作報告的時候,經常會提出一個問題:這30年裏,你們最熟悉或者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什麼?結果我發現,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選了這一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確實,這句話對中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在這句話的鼓舞下,很多中國人作為“一部分人”也確實“先富起來”了。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的表現,卻不讓人滿意。相當數量的“先富起來”的人,並非“倉廩實而知禮節”,竟然是“飽暖思淫欲”,包二奶、超生、賭博、聯手黑社會。

  由此我想到了一個亟待關注的問題:中國“先富起來”的一代人,必須學習做富人。

  “富人”,看起來是一個經濟的概念,但事實上還是一個社會的概念,更是一個文化的、人的概念。我經常説,“富”而不“貴”,那只是“土豪”,而不是什麼“富人”。真正的“富人”必須是“富”而且“貴”。這裡的“貴”,就是有文化、有品位、有境界。

  什麼才是“富”而且“貴”呢?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一個是巴菲特,他是世界第二大富豪,他捐了310億美元給蓋茨基金會,而沒有像中國的很多富人那樣,把錢留給自己的兒女,或者去大肆揮霍。在他看來,市場經濟只是“贏家”的天堂,它根本沒有辦法解決所有“輸家”也就是窮人的問題。要解決窮人的問題,就只能靠“贏家”的道德自覺,靠“富人”主動為社會重新分配財富。

  西方在出現兩次財富高峰的同時,也出現了兩次慈善高峰,第一次是卡耐基和洛克菲勒時代,第二次是蓋茨和巴菲特時代,這絕不是偶然的。我要説,這就是“富”而且“貴”。在很多中國的富人看來,只要合法賺錢、合法納稅,就是對社會的貢獻,這其實是不夠的。真正的富人必須是“拼命掙錢、拼命省錢、拼命捐錢”,美國政府每年的財政總收入,有9%來源於富人的慈善捐款。中國呢?國家財政收入中每年富人的捐款連0.1%都不到,捐款的富人不過1%。

  再看一個例子,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對於它的沉沒,我們似乎更關注文學家杜撰的愛情故事,卻忽視了船上歐洲富人的所作所為。這些人個個富可敵國,卻沒有一個人提出非份的救生要求,更沒有人通過賄賂的方式上救生艇以逃生。生死關頭,真正顯現“富貴”本色。

  我並不是説中國“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身上都存在問題(而且,其中也確實不乏真正的民族精英),但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富起來的人是有問題的。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呢?我認為,這與中西方的富人所置身的不同社會背景有關。西方的多數富人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經營能力的提高和市場能力的提高而正常致富的,所以,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的致富是因為他的道德自覺,也是因為他的文化水平,更是因為他的社會責任感。當他致富以後,他對自己的要求不但不會降低,反而還會提高。在中國就不同了。中國的相當一部分富人是靠社會的轉型──例如雙軌制、炒股票、房地産──一夜暴富的。也就是説,往往並非靠創造財富而成為富人,而是靠“分配財富”、“轉移財富”而成為富人。對他們來,究竟應該怎麼樣去做一個富人,對不起,事先根本就沒有想到,只是不“仁”而富而已。事後呢?自然也根本不會去想。什麼“回報社會”?什麼以更高的道德自覺、更高的文化要求和更強的社會責任感來要求自己?他們統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結果是富而不義,甚至是為富不仁。

  由此,我想起上個世紀50年代毛澤東説過的一句很著名的話。他説:“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現在,在改革開放30年的今天,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大聲呼籲:嚴重的問題是──教育富人。

搶 眼 新 聞

“神七”航天服 1.6億/套

房價轉為公開下跌

央視經濟 直擊華爾街風暴

歷數搞垮華爾街的大鱷們

10年賺夠800萬 提前退休

職業奶媽重出江湖 月薪上萬

23歲男生實習期年薪百萬

微軟回購股票 股價應聲大漲

絕世翡翠 亮相京城

責編:金文建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