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4日,據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蒙代爾對中國經濟未來的長遠發展進行更大膽的預測。他預計中國經濟將會進一步向前超越,並指出“經濟力量將決定本國貨幣的地位”,在未來幾十年,人民幣在國際金融活動中的地位也將隨之提高。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今年82歲高齡的福格爾同樣是中國經濟的“樂觀派”。他説:在未來幾十年,中國經濟仍將可以保持8%到10%的增長速度。中新社發海安仇穩山攝
奧運後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拐點
有望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
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已落下帷幕,奧運會後的中國經濟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有關專家表示,奧運會後中國經濟不會發生大衰退,不會出現經濟發展的拐點。中國經濟運行在既往軌跡上有着全新的動力基礎,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將一如既往地運行在平穩較快增長的軌道上。
不會成為經濟分水嶺
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認為,奧運會對於中國經濟確有刺激作用,但奧運會後的中國經濟仍主要受宏觀政策和全球經濟走勢的影響。奧運會是中國概念在世界範圍的一次大營銷,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直接拉動是微乎其微的。
一些經濟學家近日對奧運會後中國經濟的發展表示樂觀。厲以寧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奧運後的滑坡。奧運會結束後,更多的後續需求會隨即跟上,中國不愁沒有新的投資熱點。
更為關鍵的是,目前中國經濟處於下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城市化、工業化的過程都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不管有沒有奧運會,經濟都要發展。”張孝德説。
摩根大通近日發佈一項研究報告認為,奧運會後中國經濟放緩的可能性不大。從以往奧運會承辦國的經歷看,經濟規模較大且經濟增速較快的奧運會承辦國不易受到奧運會的影響。摩根大通的預測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將達4.5萬億美元。
2008年,是北京奧運之年,也是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周期性調整之年,二者同時出現是一種巧合,不存在必然聯絡。目前,中國經濟在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態勢下,在一些領域有所降溫,這是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作用下的中國經濟的自身調整,是在朝着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不是因奧運會而始,自然也不會因奧運會而終。
正視經濟面臨的挑戰
奧運會的結束不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但是,如何避免物價的過快上漲,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促進中國經濟又好又快地向前發展,也是奧運會後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
2008年以來,中國經受了歷史罕見的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害等不確定因素的挑戰。上半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10.4%,其中一季度增長10.6%,二季度增長10.1%,呈現自2007年第三季度起的逐季下降趨勢。
“這一趨勢的出現,是受國際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影響,更是我國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積累的結果,也是我國經濟增長周期的正常調整。”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士説。
奧運會之後,我國經濟面臨一系列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影響,包括美國經濟走弱對中國出口增長的影響、房地産業發展可能出現的周期性調整、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企業經營困難等,對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形成嚴峻挑戰,需要高度警惕。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表示,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既面臨周期性調整和經濟轉型壓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後奧運效應”的疊加影響。為此,應該積極放大奧運會對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負面效應。
經濟繼續平穩較快增長
面對諸多問題和不確定性因素的挑戰,中國經濟依然保持活力,因為其擁有最大的市場、穩定的政治環境,以及投資、外需和內需三大經濟拉動因素,加上宏觀調控手段日趨成熟,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王一鳴認為,奧運會影響的是預期,“一保一控”的目標就是要穩定通脹預期,防止出現全面通脹,同時把握好“保增長”和“控物價”之間的平衡點,保證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由於宏觀調控,中國經濟過熱風險開始得到消化,經濟增速開始變緩。這種“變緩”不是被動的變緩,而是宏觀調控所追求的“變緩”,是年初提出的“兩防”調控政策開始發揮作用的表現。
可以預見,今年我國的經濟增長仍將保持較快速度,原因有二: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長期基本面良好;二是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的短期動力不減。
同時,在節能減排等産業政策引導下,我國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轉型明顯加快,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
曾有經濟學家擔心,奧運會儘管對實體經濟影響有限,但由於給投資者形成了良好的預期,致使資産價格因炒作而虛高,股市和樓市在奧運會結束後會迅速調整。
“如今,市場情況已發生了變化,及時有效的宏觀調控已使得中國經濟過熱風險開始消退,經濟運行逐漸回歸到正常軌道上。”經濟學家樊綱表示,股市、樓市的風險已在很大程度上釋放,能源價格也作出調整,所以更不必過多擔心奧運會後的中國經濟。
中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中期。有專家作出預測,中國經濟7%至8%或更高一些的增長率至少可以再維持15年至20年。中國投資將繼續處於興旺狀態,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仍然很大。只要政策調節適當,我國經濟就完全可以自如應對國內外各種情況的變化,持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