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佈的7月CPI同比上漲6.3%,漲幅連續第三個月回落,這説明政府在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方面收效明顯。但須看到種種因素制約下,CPI繼續大幅走低的空間已然有限。
首先,在近期的CPI回落中,食品價格漲幅下降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7月份,肉禽及其製品價格漲幅回落至16%,為2007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但考慮到養殖成本及綜合物價上升等因素,短期內食品價格漲幅持續下降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
其次,在當前資源價格尚未理順並存在價格管制的前提下,CPI的下行基礎並不牢固。儘管近期油價回落,但中國國內成品油價格及煉油毛利依然顯著低於國際水平。未來一旦通脹形勢有所好轉,國內就可能繼續推進資源價格改革,當前或許就是一個契機。理順能源價格並不新增通脹壓力,但會使隱性通脹顯性化。有專家估算,在不存在價格管制的前提下,成品油價格每上調1000元,將拉動CPI上升0.7-0.9個百分點。
再次,非食品價格持續穩步增長,提示漲價範圍有所擴大。本輪物價上漲最初表現為2006年底的糧價上漲,繼而是2007年第二季度以來的肉禽蛋價格上漲,此後則是2007年底以來的非食品價格上漲。7月份,我國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繼續創出本輪物價上漲以來新高。7月份,交通、娛樂、家庭設備等産品消費價格與上月相比,都呈現同比漲幅增大(跌幅縮小)的局面。
最後不能忽略的是,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增大。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基礎性大宗物資進口國,原油、鐵礦石、銅精礦、大豆等基礎物資的對外依存度都高達50%以上。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推動企業生産成本上升,增大輸入性通脹壓力。一個例子是由於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上漲,拉動我國油脂價格連續數月同比上漲30%以上,成為食品類價格中為數不多的漲價因素。
綜上所述,儘管當前我國食品類價格下行趨勢已經基本確立,但由於以上因素存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CPI很可能在5%左右上下浮動,這種漲勢雖然溫和,但物價上漲領域將更廣,居民對通脹的感覺依然會較為明顯。
但換個角度講,CPI如能控制在5%左右是比較理想的,在全球通脹率上升的背景下,保持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宏調目標同樣重要。如果CPI真的恢復到兩年前1.5%左右的水平,則很可能面臨經濟大幅滑坡的風險。
搶 眼 新 聞
宋美齡一生財富有多少? |
秀水淘寶:老布什挑花了眼 |
千余CEO聚首北京奧運會 |
|
|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