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回落兩週年之際,堅守或者逃離市場的老基民對基金投資有著怎樣的看法?漫畫 高曉建
從2007年10月份上證綜指最高點6124點回落至今,差不多正好兩年時間。而中間2008年10月底恰好又是一個重要分水嶺——大調整形成的最低點1664點。調整僅花了一年時間,而復蘇卻是緩慢的——一年時間上證綜指僅回到前期最高點的一半。有人説時間是治愈傷痛最好的武器,在市場回落兩週年之際,堅守或者逃離市場的老基民對基金投資有著怎樣的看法;面對逐漸回暖的市場,新基民又是如何躍躍欲試?同樣的投基之路,不一樣的基民演繹,未來又將有著怎樣的財富故事?
上海證券報《基金週刊》記者日前走訪了位於上海的30家銀行營業網點,試圖從中找到一些注解。
基金銷售回升
在記者走訪的30家銀行裏,大多理財經理表示目前的基金銷售情況較為清淡,不過較之年初已有了逐漸溫和向上的趨勢。而在今年7月份一輪下跌使得基金銷售短暫遇冷之後,10月下旬開始基金銷售又有所回升。
“現在買基金的人雖然不多,但相比前些日子已逐漸有了起色。”
臨近中午,記者以基金投資者的身份來到中國建設銀行位於徐匯區的一家營業廳,理財經理徐小姐稱,記者是自己當天接待的第三位諮詢基金業務的顧客。而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求爺爺告奶奶也沒一個人會來買基金,現在算是有了些改觀。
“最近這個階段比較關鍵。”徐小姐順手用手指比劃了一個“W”。
“更多人傾向於大盤會持續向上這樣的判斷,所以開始逐漸回到基金市場。”浦發銀行肇嘉路支行的理財經理認為:“跨年度行情的説法對一些投資者産生了一定影響。”
該經理解釋説,“跨年度行情”確實會影響一部分投資者。這部分投資者會在年底買入指數型基金到明年一季度離場。
“像2007年擠碎營業廳玻璃也要來搶購基金的日子以後可能再也沒有了,這也給很多投資者上了一課。大家都瘋狂的時候肯定不應該再進入,而現在這個時候倒可以適當投資些基金。” 中國農業銀行位於浦東一家網點的理財經理向記者如此表示:“現在基金的總體銷售情況趨向溫和上升,最近比較敏感,如果基金銷售能夠在這個階段好轉的話,對基金公司和股市都會帶來積極作用。”
新老基民三七開
而從新老基民的比例來看,有著明顯的區別。
“現在辦理基金業務的主要還是老基民。”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天鑰橋路支行的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來買基金的新基民很少。新基民投資往往比市場走向慢半拍,只有確定市場完全走好了,新基民才會參與進來。”
從記者走訪的30家銀行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理財經理認為目前參與基金投資的新老基民比例大致為三比七。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張楊支行的大堂經理表示,10月末11月初股市的起落讓一些人對於投資基金有些“投鼠忌器”,擔心後市大盤還會震蕩甚至有下行風險,所以不敢輕易嘗試。
興業銀行浦東支行的一位理財經理也有同樣的看法:“其實從數據上看,今年特別是7月下旬基金還是賣得不錯的,新基民在上半年可以説得上是‘跑步入場’;但是當8月份一波下跌過後,投資者就心有餘悸,擔心這樣的震蕩會重演。從那個時候起,來買基金的新基民就大幅度下降了。”
記者查閱了今年以來中登公司公佈的數據,從每週新增基金開戶數來看,7月末一週(27日至31日)新增開戶數為123963戶,為截至目前為年內新增開戶數最高的一週,而此後,每週新增基金開戶數大致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考慮到基金投資者的“滯後效應”,數據也與銀行渠道所反應的情況相一致。
而如今參與投資的老基民中,不乏在2007年高位時進入的投資者。中國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天鑰支行的理財經理表示:“我們會跟那些比較固定的客戶保持聯絡。據了解,就算是在高位進入的基民,有的目前也已成功解套了。”
建設銀行浦東某網點的大堂經理告訴記者,從他們目前了解到的客戶情況來看,大部分被套牢的基民如今已成功解套,還有一些甚至有10%左右的收益。但他同時表示,也有一些在最高位買入股基又沒有選好産品的投資者目前可能仍然有20%甚至30%左右的損失。
多重因素影響基民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多重因素影響基民投資心理。
那些從五六千點走過來的老基民,沒有解套的人希望在股指不是太高的時段進去,好把損失拉下來;而那些已經解套了的,很多是選擇了基金定投,一點一點地攤薄了成本,在指數上漲到目前這個位置,甚至已有不小的收益。那些剛開始接觸基金的投資者,往往先通過小額定投的方式熟悉市場,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投資決定。招行浦東某網點的客戶經理説:“從目前基民們的投資心理來説,還是比較傾向於定投的方式,一方面比較省心,另一方面也比較保險。”
一些投資者傾向於選擇新基金。中國工商銀行浦東某網點的大堂經理解釋説:“選擇新基金,一方面是因為如今普遍認為是震蕩市,新基金不僅有認購費和手續費的價格優勢,還有三個月的建倉期,便於更好地規避市場風險,也能及時把握市場機遇。同時,新基金也沒有老基金的倉位包袱,可以輕車上路。”
另外,記者在與一些辦理基金業務的基民交流時也發現,基金公司團隊的穩定也是影響基民的投資信心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招商銀行徐匯區某網點,記者與一位自稱是老基民的王先生聊起來。王先生説,自己起先買了某只投資小盤股的基金,但是後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換人了,隨之業績也下降不少。因此自己在投資基金過程中,非常看中基金團隊的穩定,特別是基金經理的穩定,如果某只基金團隊不穩定,自己就基本不考慮投資該基金。
其實類似老王這樣的投資者不在少數。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今年以來基金業共發生了97起高管變動,涉及基金公司達37家。有媒體評論説,高管變更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基金公司的投資文化和投資理念,從而對旗下所有基金都産生較為深遠的影響。而基金經理的變更更是直接影響了該基金的市場運作和由此帶來的業績變動。
“所以這段時間公司高管或者基金經理變動比較頻繁的基金,不僅申購數量不多,反而會有一定程度的贖回,哪怕新來的人有再豐富的投資經驗,在沒有做出真真切切的業績之前,投資者不太會有興趣,也不太會有膽子。”上述工商銀行大堂經理説。
銀行重點推薦股基
當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目前市場條件下該買何種類型的基金時,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經理給出了相似的答案:股票型基金。
“股市債市是蹺蹺板,”光大銀行浦東某網點的客戶經理表示:“今年的債市沒有什麼亮點,債基也表現平平。相較之下,股票型基金在後市有更大的機會。”
記者發現,在各家銀行推薦的股票型基金中,較為集中的是指數型基金和具有中小盤風格的基金。交通銀行上海東方路支行的客戶經理表示,總體來看大市具有向上的趨勢。而在股指向上的情況下,指數型基金相較于其他的股票型基金來説具有絕對的收益概率,而且收益幅度和其他股基相比也更大。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南泉路支行的一位大堂經理則認為,大市仍然處於震蕩階段,中小盤風格的基金受大盤指數的影響不大,憑藉靈活的資産配置策略和對倉位變化的較準把握,在震蕩起伏的市場格局中中小盤風格基金更容易把握機會。(記者 孫旭)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