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以來,中國樓市的“小陽春”演繹成了“大盛夏”,房價如同坐上了火箭,直線上衝。壓抑已久的剛性需求集中爆發,隨後而來的炒房客更是煽風點火,讓樓市這把“火”越燒越旺。一些前期滯銷的高端樓盤也借著所謂的通脹預期紛紛漲價,北京四環內的均價直逼兩萬元大關,有媒體更是高呼“北京房價迎來三萬元時代”。
樓市風雲變化莫測。
8月份以來,樓市開始上演“價升量跌”的情景劇,“金九”已成為泡影,“銀十”或成為杯弓蛇影,樓市拐點之爭也被推上風口浪尖。 一度消失的地産仲介重新高舉牌子路邊攬客,國土局辦證大廳少了幾個月前的熙熙攘攘,曾經趾高氣揚的售樓小姐態度明顯和緩……
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第二周,北京、上海和廣州成交量環比均出現再次回落,深圳新房成交量也繼續低位震蕩。與此同時,房價依然高位盤整。對於以上情景,業內爭論紛紛,樓市拐點又至,還是大升浪中的小調整?眾説紛紜!
轉眼間,十一長假逼近。針對近期樓市出現成交量驟降的局面,搜房網在一項調查中顯示有九成的人選擇觀望。對造成近期樓市“成交量跌”原因的調查中,有超過八成的被調查者認為是由於房價短期內漲幅過大造成的。調查顯示,有85%的被調查者認為十一長假過後房價會下跌,基於這種判斷近八成的購房者不會在十一期間主動買房。當問到“哪些因素會促使你不再觀望而出手買房”時,絕大部分的被調查者都選擇了“房價下跌”。
日前,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表示,目前有個別城市商品住宅銷售量出現下降,房價也出現回落,但是樓市的地區性和業態差異都比較大,不能據此認為“樓市已經出現了拐點”。
每當這時,樓市就成了一個角力場,各方力量在這裡“角力”。開發商、購房者、地方政府、專家學者,當然還有媒體……。當前樓市“拐”與“不拐”都是個問題。
相關鏈結:
責編:李菁